文 / 左叔
事,总归是要扎堆来的。不可能做完这件,再去做那件,从从容容,笃笃定定。
事,几乎都是蜂拥而至,呼啸而去的状态。没事的时候,人也得低调点,可不敢妄言这段时间有点闲。
但凡说了,会立即打脸。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手头上的日常之事,能往前赶一点的,就往前赶一点。宁愿做好了,放在那边不提交,也不愿意面对“劈开八瓣”应付不过来的局面。
被打乱了节奏,原本“早一天,晚一天”都无所谓的日常之事,在这个节骨眼上超了期,可能更不容易被理解。
笃笃定定的人,多半也是把事做在平时的人。
平时若懒散一些,遇到分身乏术肯定是来不及的,状况就像极了要补寒暑假作业的节奏,只能将手头事分出去一些给别人。偶尔为之,可能彼此都能体谅。久了,人际关系容易紧绷。
无事之时,亦是整理复盘、联络感情、协调各方的好时机啊。
这些工作不做在平时,关键时间又怎能拿得出手。人,不可能到要去“求”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去“打声招呼”。极有可能,招呼是招呼到了,心里的疙瘩也就此种下了吧。
事吧,还是那事,难办的,不少。人嘛,也就这么几个人,堪用的,不多。从自然规律、正态分布等来看,不可能人人都能堪当大任。毕竟,手头就这么点资源,都把事情给办了,拿什么出来予以兑现。
始终都是某种动态平衡,三分之一“干的”,三分之一“看的”,三分之一“操蛋的”。
资源有限,若是想将那些原本“操蛋的”,拎起来做事,必定要给点什么。手上就这么多的情况下,原本那些“干的”,会因为付出与获得失衡,转而成了“看的”“操蛋的”。
决策的本质,权力的关键,是人力与资源的分配。“摊大饼”“分果子”“大锅饭”的事情,要尽量少干。一心要想把谁给“拎起来”,事,要派给这个人;人力与资源,也要想办法给这个人配齐补足。
除了把事甩过来,其他啥也不给,不就是给人挖坑下套嘛;啥都给了,就是不让人去经事,明面上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吧,还得想其他如何服众的策略。扶不起来,累人!
所谓的事,办好了,不就是业绩嘛,这东西,是可以堆出来的。万一,推不动,办砸了,适时帮上一把,说几句劝慰的话,那都是拉近关系的情分。
懂的都懂。DDD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