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烦恼多半与“既要……又要……”有关

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一边想让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一边却用世俗的幸福标准衡量自己。
—— 孔枝泳

文 / 左叔

我们的很多困扰都是“自寻”的,都是“既要……又要……”绑缚住了我们的手脚,令我们无法看清自己的目标,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岁末年初,各行各业都是免不了有些忙乱。这两天跟一位朋友聊了几句工作,连轴转“肝到后半夜”的加班令他有些疲惫,也让他开始思虑起来近在不远处的“人到中年”,“肝不动的时候”要如何去获求一份安稳。

年轻时,他也捧过三年多的“铁饭碗”,不过回首那段时光,他用“人都呆傻了”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离开发展迟缓的故乡、离开氛围沉闷的工作,他去了沪上一家外资公司如鱼得水了好几年。虽然也是很忙碌,很艰难,但学到了东西,实现了成长,于他来说是一段充满愉悦感的职场“蜜月期”。

这样的状态,我非常能够理解。人终究还是喜欢挑战的,成功地完成自己原本估量着不可能的任务,会有自我价值实现的获得感。我始终觉得这样的获得感,是残酷的生存竞争在漫长的人类演化过程之中烙刻在我们的基因里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在激励机制,人类不可能走到今时今日,我们也不可能实现成长。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围城”效应。站在城外的想进来,站在城里的想出去。对任何事物一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就会打碎理想化的滤镜,抹去彩虹般的泡泡,往往会因为心理落差,更多地看到它不堪的另一面。自由的另一面是朝不保夕的危机意识和动荡不安的生存处境。凡事都要拼尽全力,没有可以躲一躲、息一息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肉体凡胎都能撑得住996的“终极考验”。

每个行当里面,职场发展轨迹都不太一样。开局漂亮、前高后低与起步艰涩、后续平稳之间,也不能说哪一个更好。只是人在不一样的阶段,各有需求罢了。年纪轻的时候都渴求成功,大家想试一试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而略有一些年纪之后会悟出人生的本真,可能更多地会想转过头来好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面对他最近几年常常生出的困惑,身为朋友的我免不了会像往常一样安慰他几句,自然而然地会多讲几句我所身处环境之中的那些不堪面。比如薪资缩水、比如倾轧竞争、比如空耗消磨等等。往往还没有等我说完,他在那头已经“满血复活”转身继续去“肝”了。

摆脱“既要……又要……”的困扰,往往就是需要如此直面某个选项中的诸多不堪,了却自己的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