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的我,也期待生活张驰有度

文 / 左叔

有一年秋天,和一位比我离“财富自由”要近超多的朋友去附近的小镇吃蟹,席间喝了点酒,粗略地聊了聊“发家史”。

他感慨说,自己最有“奔头感”的时候,不是手头宽绰“想去哪儿拍,就去哪儿拍”的这几年,反而是手头比较紧、生意虽然难做、但却能感觉得到整个人都是在“往上爬坡”的那几年。现在,爬坡爬不动了,说想着哪里好吃,哪里好玩,趁着走得动,吃得下,多去转转。

你说说,这话气人不气人。我猜,他是全然不知道我们这些“上班狗”,正在羡慕他的当下啊。都觉得“没有人会觉得钱多”,可是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现如今的状态是觉得“差不多了”,不必太拼了。

他可以因为某个冷门航线上的特价机票便宜,就可以随时出发,去那个“好吃”的城市闲住上两三天,不逛景点、也不进博物馆,就在市井街巷里闲逛游荡,感受一个城市不被掩饰、不被雕琢的风土人情。

或者因为某条热点自驾线路近期人流车流相对比较少,风景虽不是绝佳的阶段,但比较接近它真实的常态,就可以将日常事务留给公司的合伙人和助理打理,自己一个人驾车一走就是大半个月。

懂得适时收手,能够说走就走,这已经是很多人不能企及的高度了。虽然羡慕他“自由”的“外在”,骨子里却在羡慕他能够及时调整目标、找到新方向的“内核”。

人的获得感,价值感,说起来好像离着日常生活挺远的,没有人闲得没事会去考虑这些问题,但却是想要活出滋味来,要倚重的心理状态,是撑着我们走过人生艰难的关键。

被日本读者誉为“宝藏奶奶”的中村恒子曾说,生活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变得懒散。一旦决定“今天这样做”,生活一下子就会张弛有度。读她的《人间值得》,也羡慕一个人活到某个年纪后,整个人拥有的“通透感”。

经历过赋闲在家的我,对于这句话是有体会的,没有做什么的打算,一日两日可能会觉得放松,三日五日可能会觉得人生难得清闲,但只要时间再长一些,就会觉出乏味来,整个人都是“瘫软”的。

初入职场的时候,最烦的就是做计划、开晨会,领导在上面叭啦叭啦讲个没完,有这点闲功夫事情早就做完了。等到自己开始需要“调度”的时候,才意识到计划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要件,再忙也不能少。

有了它,未必事事成能,没了它,心神不定是必然。事情能不能成,也不全靠自己努力,这一点,相信你我都能明白,但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境定不定,自己努努力,还是有机会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