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

文 / 左叔

昨天现场活动的互动环节,有人在便笺纸上写了两个字“随机”,抽到的人一开始没有想明白这个词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尔后又迅速地找到了自己的理解。

她对于“随机”的解读是,“随”着“机”遇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昨天到场参与活动的很多都是年轻的朋友,在互动环节里也展现了那个群体的年轻人“善于表达”的那一面。她想对年轻的朋友们说,“机遇来了,一定要努力抓住”。

这几年,我在做小场子的活动的时候,都挺喜欢采用这样的“随机”抽签的互动环节,也觉得是人数少、聚气好的场子里,效果比较好的互动模式。

组织起来也相对易操作,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写下参与这场活动的感受,或者在当下遇到的某个困惑,再或者随便写点什么都可以。写完之后折好,投入一个抽奖箱。

现场活动的参与者,再去抽那个便笺。看到别人写下的内容,来猜测对方的想法,或者以自己的视角来进行解读这些字句。对于活动参与者而言,这其实也是即兴表达的考验。

有些人会紧扣他人的字句洋洋洒洒讲很多,完全超出写下这句话的人内心里最为直接的想法;有些人则会完全跳脱对方的字句之外,给出另一个维度的解读,以“开脑洞”的方式颠覆众人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都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体会到每个人各自收集处理信息的机制的不同,各自关注点的差异等等。这种差异性是非常有趣的,也会让前面的活动效果得到一个“升华”。

日本作家白石一文曾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人必须将人生的每个瞬间视为最后一瞬间。如果下一个瞬间就是最后一瞬间,那么任何瞬间都将是最闪耀的极致时光

这当然只能是“最理想的情况”,我们不可能将每一刻都过得像“即将告别人世”般地“用力”,纵使“最闪耀的极致时光”如此诱人,但此生都是没有“晦暗”过的“高光时刻”,“高光时刻”的愉悦和美好大概也会打折扣。

就像每个做活动上台前,都会预设观众的喜好,猜测哪些会是他们的兴趣点,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从哪个点接入会比较容易抓得住观众,但每次到了互动环节,都会看到最为直接的“真相”,看到现场与预设之间的落差,也知道“最理想的情况”仅停留在推演时,但下一次为了更好的现场效果,我们仍旧会琢磨、预设和推演

“随机”,既包括努力去抓住各式各样的机遇,应该也包括在明知会有“落差”的时候依旧坚持去做预设推演的努力,或许还包括在某个时刻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能够支撑着我们从容地选择放弃它。因为我们还有一丝残念,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不是“最闪耀的极致时光”,我们离真正的自我实现还有长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