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it autoplay="false" mode="random" preload="metadata"]remote#:348[/hermit]
-
祖师奶奶张爱玲在《十八春》里有这样一句话: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共同点的:一样需要远离人群。纵观她传奇的一生,尤其是晚年隐居海外以及孤独离世的方式,大概也是应验了她留在书中的这句话吧。
年少时,悲喜常常藏不住,直接写在脸上,外人看你有稚嫩的可爱;到了中年,悲喜若还是时不时地挂在脸上,外人看你便会觉得幼稚,不够沉稳;可是一旦过了这个年纪,悲喜若是还能“耿直”地出现,外人的观感印象可能又会有所转扭,觉得你活得“通透”了,到了不再看人脸色的境界。
为了不给外人造成“负担”,不停地改变和扭转他们对你的既定印象,在“太剧烈”的快乐和悲哀降临的时候,还是找一个让自己觉得有安全感的角落,远离人群,独自消化一下。
整理好了,再面对众人,自己可以拥有应付和周转的余地,纵使活在流言里,寒风也吹不进你的心。
人确实因为感受的差异,而活成各自的精彩,但这种悲喜、此等感受的价值只适用于自己,纵使至亲之人,也不过是快乐着你的快乐,痛苦着你的痛苦而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
大悲大喜之事,对于我们自己而言确实很“重要”,就像家中铺盖的床单被罩。对于这一家的主妇而言,有精心挑选过的花色、有费心洗晒过的味道、细心收纳过的折痕,可是它一旦被晒在各家各户的阳台上,让立在楼下的“旁人”去“瞻仰”,那些令自己有感触的“细节”都变成可有可无、面目模糊的了。
身为社会动物,我们需要社会支撑、需要旁人的关切和呼应,帮助自己排解“孤独感”,尤其是在大喜大悲情绪难平的阶段,但却不能将自己沉溺于浅薄的关切和呼应之中,尤其是置于众人的视野之下。
过去,想要置于众人视野之下不太容易办到,拜网络社交媒体所赐,现在你只要发个“动态”,就可以“众所周知”。这样做,除了收获了浅薄的点“赞”之交,再无他物可以暖进你的心里。
是的,我们在关键处的确需要支撑,但这支撑只是“外力”,内在的还是自己要“站起来”像个人。你的悲喜不必时时写在脸上,在众人的面前,你应该有一派宠辱不惊、笃定自信的模样,虽然也有可能演得不太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