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
纪伯伦《先知·论孩子》
在我的现实生活里,关于孩子的教养问题,曾经有过讨论。有一个理由,我张口结舌,无法反驳。
“我不想等到孩子大的时候反问我,小时候我贪玩任性不懂事,你们大人难道也不懂事吗?”
是的,我们就是怀着这样“要为他们的未来负责”的心态,踏上为人父母这条自己从来不曾走过的路。这样的心态让我们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常常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奉献最好的,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和闪失,而让孩子错失了人生的诸多可能。
我不敢妄加猜测,但我仍然坚信,绝大多数的家长多半也是这样的“怕落埋怨”的心态。
这几年,多半的家长和我们一样,对“原生家庭”“亲子关系”这样的概念开始略知一二,在努力克服“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留给自己的“阴影”的同时,倍加小心地希望有些“阴影”不必代际传递给眼前的这个“小大人”,无奈我们也只是凡夫俗子,无法跳脱“深陷其中”的亲子关系来看与孩子的互动。
在这其间,我们不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我们却在周遭的社情之中,无法把握好这其间的平衡、这其中的尺度。在焦灼与释然、对立与和解的循环往复之中,我们意识到这是一门极大的学问,是需要穷其一生也未必能琢磨透彻的人生命题。
海峡彼岸的家庭教师,吴晓乐所著的这一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给了我们一个跳脱“亲子关系”,在9个,确实地说包括她自己在内的10个故事当中,重新获得审视自己亲子互动、家庭教育的机会。
正如书中的序言所说的那样,我们无法在这本书里期待有“完满结局”的好故事,这跟我们的人生都不尽完满一样,但是我们多多少少能够在别人的故事当中读到一些自己生活的蛛丝马迹,这令我们感觉到羞耻,却又无法回避。
“事情的最初,我们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乐,最后我们的期待却无限制地扩张开来,于是伤害就无可避免,我们也失去了凝视孩子的初衷,曾经在某个时刻,我们光是触摸小孩子的掌心就满足不已。”
是的,我们也曾卑微地祈祷过,只要“宝宝健康就好”,可是孩子一旦“社会人”进化的成长之路后,便有一个无形的鞭子在后面抽打着我们,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读书只不是万千条艰辛的道路当中,唯数不多相对公平且好走的路。
我们也知道“小孩子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或者载体。小孩子不是黏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可是,家长不揉捏,交给社会去摔打,作为家长,终归是于心不忍的。“为你好”三个字确实刺耳,很多时候,家长也知道这三个字立不脚,却不得不给自己打气,好让自己心安。
偏爱书中孩子、家长、老师三个视角,确切地说是包括家庭教师在内的四个视角的故事。这个故事像是面对面放置了四面不同的镜子,虽然是各自从自己的主观感受谈及同一个孩子成长过程的立场和感受,以各自偏颇的方式表达,却折射出我们这个社会光怪陆离的焦虑与无解。
那是某种“意外的平衡”,而我们就矛盾地身处在这种“意外的平衡”之中。
吴晓乐这样写道:“仍有不少亚洲的家长服膺权威式的管教方式,他们相信,上对下的模式有助于亲子关系的稳定,介入孩子的私领域,也是保护孩子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这种氛围下,强调孩子的隐私权的声音往往会被压抑,甚至遭受攻击。“
的确,我们的社会是矛盾的,一方面日渐兴盛的“人本主义”让我们将孩子视为“独立个体”,一方面社会现实压力又将我们与孩子绑得更紧。
在现如今的社情之中,我们可以做到在孩子十八岁前倾尽所有,但无法做到十八岁后就将孩子“扫地出门,不必出资供他们读大学、不必为他们筹买房的首付、不必为他们婚后的生活做家庭财产的代际转移。
吴晓乐在回顾自己成长过程时,写下这样一句话:“有没有一个可能,是我们社会把‘亲’与‘子’绑得太紧了?在怪兽家长的背后,不过是站着一个胆怯的,害怕犯错的人啊!”
对于我们大人而言,我们不是不懂事,我们是因为犯过错,而变得太懂事了,或者以为是自己很懂事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