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其实不读《花见花离》的后记,我也能从前面的文字中感受得出,这是一个人在经历人生起落之后才能拥有的表述风格。这一类表述风格,在恬淡内敛之余,也有“自怨自艾”的舔舐感,像受伤的小动物一样,出于本能在细数伤痕的过程中,保持住内心的平衡。
行走世间,人总归要信一些什么才能活下去,无论是神或者理论,无论是爱或者物质,这些都是我们用以平衡内心或者说用以防御外部冲击的基石。说白了,人就是活在一套“自圆其说”的心理模式中,一生都在寻觅与自己以及所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和解方式。
苏西在给读者签名时,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多识草木少识人”。她在书中这样写道,“要学习植物们,安静顺时,用尽全力开花结果,待花事了时,也不枉照亮过春天的角落。”
我对这几句话是有感触的,年纪渐长,经历起落之后,会对“安静顺时”有更深一层甘苦自知的体会,对自然天地间的季节轮回、对烟火生活中的时序节律,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在草木枯荣间窥见光阴的流逝、体味岁月的无情,从而能够更为从容地以不枉此行的热忱来抵御生而有涯的虚无。
意识到人不足信以后,我们还可以“皈依”草木。草木本就无求于我们,即便是于无人空谷,同样也可以独自芬芳,在人类还没有登上地球这方演化舞台时,它们便已是这天地的主角。现如今因为人的“爱”与“私”,人与草木便有了另一层关系,我们为它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同样也在期待它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朝夕相处,多了牵念以及其他更为复杂的情感与需求。
古往今来,寄情花草者众多。苏西在书中引用了他人的文字,将爱花者分为三类:一类是“生物学家式的爱”,将花压扁、干燥、放入标本盒,取一个古怪难记的名字;一类是“收藏家式的爱”,他们的目标是收集尽可能多的,别人没有的奇花异草,比起欣赏草木时的喜悦,接受别人艳羡目光更容易让他们满足;还有一类就是“普通人的爱”。
我的理解,这种“普通人的爱”就是“人在草木间”的那份妥帖与安心。草木给予我们由阳光、土壤、水等要素转化来的能量,遮蔽我们的身体,给予我们呼吸,与我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息息相关。所以,在万千年的进化中,我们在基因里写下了看见它们内心里就会涌出莫名欢喜的代码。因为这串代码,我们才会依仗着“爱”与“私”将它们从荒野中移植到田畴、庭院或者盆罐之中,融入进我们的烟火生活。我们常常念叨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几乎都与草木相关。“人在草木间”,是我们路过人间的“背景板”,也是我们游走岁月的“安神丸”。
因为人的“爱”与“私”,我们在草木上投射了太多的情感,赋予更多的形象标签,同样也缔造了无数与草木相关的经典文化意象。就像苏西笔下提及的闽南的诸多植物一样,有些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品格,有些则牵系着满满的乡愁,有些是劫后重生的希望,还有一些是当年情事的背景……
很多为我们所熟知的草木,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已经从它生物属性中升华了出来,即便看不见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身影,也可以唤醒我们内心里与它相关的一切,绵延出一个能够让我们安放心神的“能量场”。
那些以文字、绘画、影像等方式记述下来的草木,本质上都是人的灵性在它们身上的投射,安放的是我们无处寄托亦无法找到恰当比拟的情感。在这本《花见花离》之中,我既读到了那些安静顺时的草木,同样也读到了在草木间用心生活的人。
物我两忘,澄明心智。“花是种子植物渴望生存和繁衍衍化出来的最狂热、最绚丽也最奇妙的表现形式。其实,我们人是自作多情,因为花的本意不是为人开的,但人却能从花那儿得到爱和美的启迪。”人的主观感知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多半如此。
四时轮回,人生无常。“我这个水命而始终动荡的人,曾遇过高山峡谷,也以为有自己的江河湖海,最终在一个温柔的转弯中愿意被打磨,顺命运之流而下。”这是很多人一生的起伏以及最终获得圆满归宿的轨迹。
花开花谢,草木枯荣。“人世风尘虽恶,毕竟无法绝尘而去。最爱的,最忧烦的,最苦的,因为都在这里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眷恋草木间的原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