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netease_songs#:88137[/hermit]
文图 / 左叔
做活动配合的好处,是身心方便游离于活动流程之外,从而获得某种不可言谓的自由度。
主事者葛浩在做脱口分享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词叫“莫逆之交”。他言道,在诵读联盟成立后不久,便与古琴社的冯老先生,立在庭院中的一株桂树下长谈数小时,于是便有了这场诵读与古琴双声合韵的交集,于是也有他与冯社长的“莫逆之交”。
后来,他又沿着“莫逆”这个词作了剖析解读,洋洋洒洒分了三个不同的层次,我虽身在现场,但神游于自我疆界。
我想到自己,从十几年前开始做网站到这几年开始运维微信公众号,内心里其实一直有一个不曾弃下的概念叫“与频率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后来微信公众号定名的时候,终究觉得那概念表达太长,取了共中的“频”字与“聚”字,唤之以“频聚”。
私以为,“频”这个字眼多少有一些生硬的物理属性,在人与人交集之中更像是某种隐形的标准,我们可能很难用言语细节来表达那种“对味”的感觉,但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频”字的力量。它可以无情地将一些不相干的人事物,摒弃于每个人维系内心恒定的自我疆界之外,也可以让原本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在片刻的交集之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感。
而那个“聚”,在我的观念里同样也是具有物理属性的,它是一种运动的状态,既表达了因为被吸引,所以我们心生向往,也表达因为相聚,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化学反应,有诸多趣味在“聚”的过程中膨化升华。
与很多人的成长经验相似,我们常常习惯于内观自我,对于内心中的“频”有太多的认知,而对于与外部世界相关的聚,却常常表现得畏首畏尾。换句更直白一些话的来说,就是因为担心不在同一频率上,所以放弃了诸多相聚的可能。
现场活动中,临时起意上台分享的彭教授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与古琴相衬的诵读作品大概是多半兼备古风雅韵。她现场脱稿念了《前赤壁赋》,全程音韵顺畅与古朴的琴声融在一处,身在现场的人应该都感受到了两者在同频共振状态下所带来的强大感染力。
这样的原理,就像我在候场的时候,听现场的老师讲解古琴共鸣箱时所听到的那样,一把好的古琴得配上一张好的桐木琴架,两厢之间的空隙便是音韵相交的空间与余地。
回来之后,特意查了一下“莫逆之交”的出处,莫逆于心大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性相投,然而我觉得这个字眼在现如今的当下,更着重于“交”字,有了交集才有可能验证是否心性相投,有了交集才更加坚定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找到人生历程中与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些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