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熊福元先生辞世三十周年纪念画展在博物馆一楼临展(1)厅举办,被我遇见纯属偶然。
我不懂绘画,即便是看过布展前厅那长长的纪念文,我也不太了解熊福元先生是谁。当我以走马观花的姿态从展厅穿行而过时,我还是被一幅画所吸引,作者给他取名叫《昨天,今天,明天》。在这幅画中,一家三口模样的人坐在一条候车大厅里常见的那种长条椅上,女的怀抱一个襁褓,眼神平和地目视前方,男的则躺在长椅上,回首逗弄那个不见眉目的小孩,一只摇铃手鼓落在地上。一家三口身后不是人来人往的候车大厅,而是一片绿草茵茵。
在我的理解里,作者将现实旅途之中的某一瞬间定格了,又将它现实世界的那些琐碎剥离开来,放置在一个理想化的场景里面。看到这个画面,我脑海里面第一时间反映回来的句子便是“等待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即便是我这样不知绘画精妙之处的观众,我也能从这个画面里面读到平和之中的喜悦、等待里面的希翼。
我不知道创作者在表述这个主题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是放置在一个时代发展的洪大背景里思考的。我附会地以为,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人际流动日渐活跃的社风民风之中,寻常人物旅行的这一幕被人记取下来了,大时代当中的某个小片断如同琥珀一般被留存,隔了岁月依然有鲜活的光华。而我站在三十多年后的今时今日,站在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外来人口密集的区域,我也能在这幅画里面读到它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我有一位彼此欣赏却一直未曾谋面的朋友,他在这个小城以教授绘画为梦。有一次他在我的朋友圈里留言,大致的意思是,如若有我和另一位玩摄影的朋友各自一半的技能便满足了。我听闻也很感慨,遂答复他说,我亦羡慕他会画画,但老天能够让我们拥有感受这个世界美好的审美观以及纤细的洞察力,已经算是对我们足够的眷顾了,而码字、拍照或者画画都只是我们表达对这个世界观感的外在形式,这一切的本源依然是我们的内心。
当我们经历一件事情、读一本书、听一段旋律、看一幅画或者摄影作品的时候,我们所收获的感知并不仅仅是创作的最初的立场或者想要表述的观点,而是籍由我们自身的学识、阅历、经验以及感知洞察力所共同构建起来的另一个世界,而这一切所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颤荡便是所谓的共鸣。它让我们获是情感体验上的升华,在欣赏一个作品、感知一段人生中寻找到新的意义,认识那个也许不那么了解的自我。
普世的教育观念常常让我们心怀胆怯,对自己并不是那么熟知的领域保持着谦卑,并且因为这谦卑而默不作声,自己露怯,也会怕自己失言,显得特别的蠢。久而久之,有些人会麻木掉曾经敏锐过的感知能力,有些会封闭掉曾经极易悸动的心,还有一些从此闭上了眼睛和嘴巴,收起了赞美,也不再等待春天的来临。所以,我想说,期翼能够感知春天的美好,请不要畏惧说出你最真实的感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