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槽不春晚

如果说以往春晚之于中国人的意义是喝酒吃饺子的一个背景音乐,今年的春晚,只是一个全民抖手摇红包健身的一个好由头。不吐槽不春晚已经成了人文习俗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审美多元化的格局所造就的,另一方面也是情资越发低迷所造就的,在每年春节外采新闻资源极度匮乏的阶段,仅余的消遣和市井的喧哗之声大概也就只有关于春晚这件事情了。走亲戚串门子,否则聊一些什么话题呢?拿什么来抵挡七大姑八大姨呢? ...
如果说以往春晚之于中国人的意义是喝酒吃饺子的一个背景音乐,今年的春晚,只是一个全民抖手摇红包健身的一个好由头。不吐槽不春晚已经成了人文习俗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审美多元化的格局所造就的,另一方面也是情资越发低迷所造就的,在每年春节外采新闻资源极度匮乏的阶段,仅余的消遣和市井的喧哗之声大概也就只有关于春晚这件事情了。走亲戚串门子,否则聊一些什么话题呢?拿什么来抵挡七大姑八大姨呢? ...
是不是人有了点年纪之后更易怀念少不更事的年代,那些青葱无知和不计得失的岁月,再听莫文蔚已经全然没有当年滚石时代的情绪翻滚,在平静之下的歌声反而让人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感。当年她的作品已然成了自己情事的背景音乐,而现如今,她与自己的人生已经开阔到另外一个境界,再听的时候,内心里面的成长也一并被翻了出来。记得早些时间,她出过一张翻唱专辑,将一些远远脱离她生活的经典的作品拿来重新演绎 ...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remote#:91[/hermit]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隔了一周才重新制作这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制作于2004年4月至5月间。貌似那个时候,我参加了一个主持人的选拔赛,结果不是特别理想,心境和状态也有了一些变化调整,对于生计和爱好有了进一层次的思考。开始下定决心在生计和爱好之间做一个平衡,而不是将 ...
这一期节目主题其实有点宏大,由头是中法建交四十周年,巴黎铁塔亮起了“中国红”。跟很多人一样,也许这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去一趟巴黎,于是我们只能借助音乐的力量,坐地神游了。这一期节目当中重点推荐了旅法作家熊佩云刊发在2004年第2期《散文》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米哈博桥上的眼泪》,这篇散文很好地解读了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当我们随着经济腾飞所舍弃掉本该值得珍存的文化底蕴。很多 ...
制作这档节目是因为一个朋友困在感情困惑里面,在“我爱的”和“爱我的”之间不能抉择,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内心当中的困惑。两个人相爱是圆满,一个人的单恋可以任性地说与他人无关,但内心的那种求之不得的空虚感,也许是人生当中最大的敌人。时间过去了十年,天枰座的他时至今日仍然孑然一身,只是不知道现在他的人生是否还有这样的困惑。人大概是最难满足的生物,除却物质上的需求之外
爱情总是来得突出其然,会在很多莫名的境况下,忽然之间心便满了,一些微妙的感觉蔓延在空气里,虽不那么明确,但直觉告诉你,该来的还是来了,总归有些东西不是自己能逃得脱的。纵使曾经为它所伤、为它所累、为它所困,但每每来的时候,都会如脱胎换骨重生一般,带着一副欣欣然的姿态投奔进去,不计得失、不知深浅、不问缘灭。在忽然之间遇见,常常令人在欣喜之余,开始相信所谓的缘分,在忽然之间消逝
1998年6月,许茹芸第五张专辑《我依然爱你》发行,这是一张充满了伤感气息的专辑,在自溺式的情绪表达里面,“芸式唱腔”也到达了它的颠峰。专辑作品《我依然爱你》、《我们都寂寞》、《欲哭无泪》、《月光的祈祷》都是悲怆的歌,配合专辑黑白封面,生活化的造型,很容易让人翻涌起自己的纠结
试想如果人类社会还没有发明电灯,我们的夜色将会是怎样,人类的文明又会是怎样?作为动物的人,是看不清夜色的。然而,因为有了光亮,人类社会的活动时间被拉长,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在灯火里人类的文明以不计昼夜的方式再行进。黑暗中,人而容易面对自己的内心,卸得下心防和伪装,会思考一些人生的辩证题或者一些形而上学的内容。夜色迷离,隐去了白昼的清晰与明朗
那个时候,她还在上海,还不算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作家,在写字之外,还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尽管她师从张爱玲、亦舒或者杜拉斯,句式、结构都处在一个模仿、借鉴和形成自己风格体系的阶段,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她成为一时无两的先锋。她足够的鲜活生猛,足够的野性不羁,不按常数的状况对于整个文坛来说,都是算作一个异数。
“上帝在此处关上了门,就会在别处开一扇窗”,常有人用这句话来劝慰你我,别对人生失望,相信在兜兜转转之后,还会回到最初的方向。更富哲理的古训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字面的意思其实很直接。但现实中 “早上丢掉的东西”别说“黄昏就能找回来”,隔天也不一定,隔一辈子也不无可能。各位好,这里是陪你一段人生旅程的《音乐爱旅行》
当他们在海湾初次相见时,那种曾似相识的感觉便由然而生,她是他理想当中的样子,而她的举手投足间有另一个她的影子。情愫升腾理所当然,只是每一个人都忘记了,纵使已经下定决心挥别一段旧爱,并不会因此获得新生,我们如辗转在各大机场上的行李箱一样,贴着过往的标签前行。每一场爱恋结束后给予我们的不是痛不欲生,不是没齿难忘,而是那些我们不以为意,却已经深植在我们举手投足间的细节,那些如河流 ...
如同张爱玲在静安寺常德公寓的旧居一样,位于台北大安区光复南路的这一幢小楼几乎快成了滚石歌迷们的朝圣地。最近台湾滚石唱片在做30周年的系列宣传活动,搭配《滚石30周年精选珍藏集》的发行,看到微博上曾经身为其旗下艺人的各路明星在上转载这张旧址的图片,描述当年谁与谁规划着制作部放在几楼,忽然有一种物似人非的断层感。
左叔 听歌 2010-11-04 1,512 8 BeyondMCHOTDOG万芳五月天任贤齐伍佰元若蓝刘美君刘若英卓文萱吴忠明周华健品冠宇恒巫奇张国荣张洪量张艾嘉张震岳徐怀钰成龙曹格李圣杰李宗盛李心洁杜德伟杨乃文林依晨林忆莲梁静茹滚石唱片潘越云精选集糯米团苏慧伦草蜢莫文蔚赵传辛晓琪锦绣二重唱阿牛陈昇陈淑桦陈绮贞顺子黄品源齐豫
第一遍听下来,感觉不是一张企图心很强的专辑,有努力在还原滚石时期的那个莫文蔚,可是却又不着力道。从SONY更趋偶像一点的歌手打造模式里面逃出来,莫文蔚在环球的状态仍然不是特别的好,总觉得少了一丝丝灵气。骨子里那种纯粹的自我,野性与不在乎的美,滚石在那个年代从她个性特色里面提纯的内容,这张的专辑封面略微地还原了一部分给我们,而想在音乐里面找到,却仍然很难。
在個人第4張國語專輯《就是 莫文蔚》中,莫文蔚再度作了很許多不同於以前的嘗試,包括與賈敏恕、林暐哲、黃耀明、黃貫中、張佳添、林健華等六位曾經或從未合作過的港台最頂尖製作人合作、嘗試特別的唱腔及唱了很多不同類型的音樂,如Big Band Jazz、Disco等等。专辑作品《忽然之間》由林健华操刀,感情細膩的经典之作成就潮流一时的耐聽作品,编曲中三段吉他的獨奏,渲染了浓浓的情感 ...
听了莫文蔚最新的翻唱专辑《回蔚》,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一时间想到居然会是“回力鞋”。这张在“最具伪文艺青年气质”的“豆瓣”上反响惊人的翻唱专辑似乎与“回力鞋”有着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就像某一天,沉寂很多年的“回力鞋”、“雅霜”等一干国货受到了莫名其妙式的追捧,在网络上和一些社区小杂货店里几近脱销一般。一张贴满了莫式标签的翻唱专辑走到这一步,不得不来认真分析分析。 关键词一:念 ...
也许女权主义者不太愿意听到下面这样的话,但我仍然还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无论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最终都希望有一个归宿,找一个宽厚的肩膀去托付终身,似乎也唯有这样,灵魂才能得以靠岸,不至迷失。不幸的是在《秘岸》当中的女人似乎都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不安的灵魂随波逐流,无岸可靠,伸手想要抓住的,也只不过是江中的一叶浮藻。 刚刚看完张一白的新电影《秘岸》。算起来,直至今时今日看过他三 ...
2000年10月,莫文蔚在滚石旗下发行了专辑《十二楼的莫文蔚》,专辑以李宗盛最擅长的都会情歌为主题,收录更多慢板情歌,曲风也有别的尝试。几首轻摇滚让专辑听起来丰富许多,也让莫文蔚发挥她中低音的内敛情歌。专辑作品《寂寞的恋人啊》出自李宗盛与王一隆的合作,歌词有强烈的画面感,让人联想到日剧的画面,好像置身在安静咖啡馆,看窗外流动吵闹的人群和爱情,心里有着感叹,静静的被干扰着,歌 ...
自从电影《麦兜的故事》激发了香港人的本位意识之后,港产电影越来越多这样关乎每个寻常人最基本生活层面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欣赏的趋势。香港从来不缺乏商业类型片,并且无论是那一种类型都已经有了难以超越的经典。与陈果风格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同,拍过《金鸡》的赵良骏于这个当下推出的《老港正传》更像是一部“行进中的影像记录”,以时间为序将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