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到无路可退,人也就开始耍起赖皮来

文图 / 左叔

有些事情,说来也是蹊跷的。

前一日,刷视频的时候,无意中看见北京一大爷拿手中的文玩核桃逗公园里的松鼠。未曾想,那核桃被松鼠一溜烟带到了树上。大爷三步并两步也未能追得上。那一激灵,感觉脑血栓,都能不治自愈。

第二日,便有离着不近的上海亲戚,在饭桌上托家人给捎了一对未曾盘过的核桃来。拿到手仔细看了看品相,两只也不是很“等称”,应该够不上“判你个死缓”的,便放心大胆地笑纳了。据说,一桌饭送出去好几对,每个人、每一对,都还专门用心挑过。有点意思,这事倒是像他能做得出来的。

仔细研究了一下,拿到手的这一款叫“狮子头”,还有一款叫“官帽”。看来送出手前,还是仔细琢磨过了的,了解一个人的心性,送到了对路的地方。“帽”不帽子的,这般年岁,已经是不在意的事情了,至于这头还能不能继续“铁”,本心里还是想要的。

说到这里,还没有提之前在朋友圈里,还转发过“喜人”王天放在节目里刻画的“爸爸的玩具”了。如此蹊跷,看来还是被大数据“做局”了。之前还有人给了几只自家种的小葫芦,胖墩墩、圆鼓鼓。见其很萌很可爱,就留了几只品相看起来不错的。

后来才知道,这小葫芦也是文玩的一个类目。这些东西,水灵灵地时兴起来,怕也不是跟盲盒手办类似,多半还是因为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关系。以时光的厚度、以稀缺的程度,来抵消这些东西“并不值钱”的本质。人喜欢在不同维度上去挖掘,然后找到自洽的对跖点,有点意思。

同事请了长病假,将案头上的植物托付过来。秋石斛、文心兰正是花期。挺好的,没花钱,也欣赏到了,刚好又可以省下一笔剁手买花的钱。一只猪仔也是赶,一群猪仔也是吆喝,浇水能费多少事呢。这波,绝对不亏。

有些植物本就不是多年生的,“一季头”也就结束了;有些“热植”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全靠“自生自灭”,也是极难复花的。室内案头,通风光照条件本就极度严苛,一个不当心就“挂了”也是极为寻常的事情。这倒也是印证了祖传家训:栽花养鸟一场空。

说到底,归结起来,还是四个字:玩物丧志。本不想就这样的,但也是没有办法。退到无路可退的地步,人也就开始耍起赖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