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难的,大不了死马当作活马医

文图 / 左叔

花友的蝴蝶兰生了一个高芽,一直不敢动手切下来。拖了可能有快两年,高芽头重脚轻地长出两三片叶子,四五条细细的气生根了,搬来搬去怕不小心弄断根。微信上问我:要怎么办?

我原来也一样,生怕时机拿捏不准,一直不敢动手。直到有一天,生了三个高芽的蝴蝶兰“度夏历劫”失败,母株因为浇水不当、通风不佳,烂芯腐败。又拖了一时日,直至入秋,见到干枯的花梗上挂着三个日渐萎缩的高芽,这才痛下狠手,死马当作活马医,把三个高芽都切了下来。那时候的高芽极小,多肉的拇指盆给它安家,可能都要嫌大。

蝴蝶兰开完花,花梗若还能保持常绿,我一般不会去主动剪它。原生环境里,没有人干预这件事情,萌出花梗、开花萌芽,本就是蝴蝶兰繁殖的自然状态。开完花后,能够保持常绿的花梗,一般都极容易萌出高芽来。高芽生得非常精巧,是等比例缩小“复刻”的小蝴蝶兰,萌萌的,非常可爱。

也是第一次养护高芽,去网上找了些视频学习了一下。翻出一个透明带盖的咖啡外卖杯,杯底放了一点水。将三个高芽切下来,伤口通风愈合后,再扔进去闷养。隔几天去看看,感觉状态不太对劲,根尖的水晶头有要腐烂的迹象,看来原生的“老根”不能直接泡在水里,一时半会儿无法适应高湿的环境。

可能是看了大神“兰花剩手”等大神视频里的提示,知道用水果网套垫在下面来解决问题,或者放几颗鹅卵石来做“隔水层”。家里一时半会儿都没有这些东西,只能拆了一个不用的沐浴球,剪了些垫在下面,让根无法直接接触到水,再将它们放置在窗台明亮散射光的地方。

家里花草多,没有精力去常常去管它。只是偶尔看见杯子干到见底了去给一点点水。这些高芽的根,就沿着杯底水汽的方向,不断地向下生长。“新根”是在高湿环境里面萌发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哪怕是泡在水里也不会有腐烂的问题。蝴蝶兰这种植物可能就是这样子,常常去照拂反而不太好,保持环境的相对恒定,可能更适合它的生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羡慕旁人有“绿手指”,最终还是得自己出手去试试。高手的养成,必定是个不断累积失败、总结经验、优化机制的过程。将“适应性”永远放在第一位,懂得“就地取材”,知道“适时调整”,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毕竟,所有的狭路相逢,考验的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