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若干年前,我在豆瓣上有读过不良生的文字。那时给我的印象,总觉得他应该与我年纪相仿。
读这本《慢慢告别》才发现,他2005年大学入学,“理论上”应该要比我小十来岁的左右。文笔之中不知来由的“老成感”,大概就在这本《慢慢告别》当中交待了吧。文字,不过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成长道路上的仆仆风尘,吃过的苦、流过的泪,最终都散落在字里行间之中。所谓的天真无邪、所谓的不谙世事,归根到底还是苦吃得少了一些。苦吃多了的人,无论外在,还是内心,都会走向苍老。
这本书的文字节奏是慢的、细碎的。一件原本可能只需要“一笔带过”的事情,不良生会硬生生地给你掰碎了,揉一揉,再捏一捏,慢慢地写、慢慢地讲。
内心明快的人,或者不曾被人生苦难困顿纠缠过的人,极有可能会本能地排斥这一种身陷泥淖的迟滞感。这些体验是不愉快的,打一个极不恰当的比方,就像用惯了抽水马桶的人,忽然有一天必需要面对乡下的旱厕一样。内心里虽然知道,世间百态、苦难种种,在自己视野不及的地方,仍旧会有一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苦痛,它们也有存在的合理原因以及无法挣脱的宿命,但在生理上,还是会有无法抗拒的本能反应。
人生中曾经有过类似经验的人,也极有可能会有两极化的情绪波动:一类是在不良生的人生故事里投入太多的自己,读到动情处,必定会止不住的流泪;另一类同样也是内心里的抗拒与排斥,希望不必被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纠缠。人生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又何必再回首那些“细数伤痕”的岁月。
苦难,大概也是创作亘古不变的母题吧,否则就不会有那一句“不平则鸣”了。苦难,也成就了很多创作者,正是因为这些份经验在,才会让他们籍由个人体验汇集而成的字字珠玑,成为慰籍很多受众,引发广泛共鸣的传世作品。然而,逼近私生活,暴露真面目的“个体写作”,却也并不是常见的,人在落笔的时候,总归会有一两句“当讲不当讲”的思量。
读《慢慢告别》,我常常会想起黄灯在《大地上的亲人》里的思虑,她那份近似现代中国乡土调查报告的书,涉及到太多夫家族人不足为人人道的私隐部分,却也折射出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之中,太多的拉扯与不舍,下笔的时候难免会有犹豫。当然,我也会想起常常被人诟病“卖惨”的邓安庆,以及他发表在的豆瓣上的一些文字。一个人捧出一颗真心,却被他人嫌弃血腥。世间悲喜,本不相通。对于创作者来说,必定无法取悦所有人,唯一的出路,只有“取悦”自己,让自己在书写中得到放松,收获圆满。
在以手机为媒介的传播时代,文字作为一种媒体越来越卑微起来。人的专注度和耐心是奢侈品,短视频稍长个30秒,“完播率”就会骤降,能够花很长一段时间,以坐着“慢车”的节奏,将一本书细细读完的受众,可能也没有多花很长一段时间,以坐着“慢车”的节奏,将自己人生细碎,反复咀嚼,再以沤心沥血的方式记述下来的创作者,能够多上多少。
同在“慢车”上,彼此庆幸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