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心头上的微风,吹进另一个人的生活之中

文 / 左叔

非常难得,人到中年,还能一两位可以聊得来的朋友。除了烟火事、烦心事可以讲之外,三五不时地还能再探讨一下,眼前的情势以及诸多“吃饱了不没事做”“闲得慌”以及“形而上”的话题。

今天的话题,先是从年轻人就业扯起来的。尔后,又讲到了高等教育和人工智能。当然,在这过程这中,是回避不了诸如“脱下长衫”“沉迷彩票站”之类的社会话题的。产出与需求,并不是那么匹配,是眼下很多领域都存在的问题,也是令我们生出“迟滞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高等教育领域同样也是如此。如今,就业市场上最不缺的,大概就是坐在格子间里的小白领了。

系统性的问题,让人很难找到问题的源头在哪里,但对此敏感的人依旧会在心底里埋下焦虑情结。高速增长后的疲态、日趋饱和的需求以及技术革新即将走到的十字路口,似乎都暗示着有一场阵痛,会将所有人裹挟其中。

ChatGPT横空出世的时候,也曾与人有过类似的探讨。各执一词,谁也没有能够将对方说服。过后,陆陆续续的旧闻叠加上新闻,在认知上弥补了一些边界缺失,但也更为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执念”,这种哲学宗教都无法和解的问题,在人工智能面前依旧顽强。

私底下总觉得在未来,人类引以为傲的创造力,体现高等教育价值的那部分能力,极有可能被ChatGPT之类的人工智能所取代,反倒是那些处于“微末”的“手艺活”,那些需要亲自到场、自己动手的工作岗位,由于硬件普及的问题、发展均衡的问题,一时难以被取代。比如拧个螺丝钉、换个电灯泡之类的。当然,留给我们的机会并不会太多,时间也不会过长。

新的技术革命如奔涌的浪潮,在生产力极度发达之后,我们应该进入了小学课本上曾经描述的“终极目标”吧,当然,也希望读到这一段的你,能够撑到那个时候。工作不再是我们换取衣食所需的必要,而变成了某种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毕竟在那个时代,能够留给我们动手来做的岗位应该不多了,自然要更为珍惜才对。

不必负责任的假想,自然不需要去论证和推敲,朋友之间类似的探讨,自然也没有一个谁输谁赢的结果。尊重彼此的立场,保留自己的想法。未必就近在此生能够看见的发展距离之中,所以留给日后公论这件事情也显得毫无必要。

如此种种,不过是一个人将自己心头上的微风,吹进另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可能什么也不会留下,也有可能会在心湖里泛起一片涟漪。这样的交流,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照见自己,当然也会帮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清自己当下所身处的周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