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春节前就读完刘传铭先生的这一本《又见繁华:苏州传》了,因为假期“放汤”的关系,连带#日签#一起“断更”的,还有被“中止”的阅读计划。本来过完假期就要捡起来的,又因为过完年之后,买了一个男人的“大玩具”,每天都是怀揣着新鲜感去探索它的新功能,了解它的一些用途,“断更”“中止”就变成无休止的状态了。
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停摆”,自然而然会有焦虑情绪蔓延开来,今天中午得闲还与人闲扯,自己真的状态不在了。节后复工,连着七个工作日,颇有一些喘不过气的感觉,毕竟“放汤”了三年,有些数据指标一时半会儿也捡不回来,又想要极力证明“世事如常”,在虽经努力但仍不起效用的之后,那种极容易蔓延开来的社会普遍焦虑情绪,大概就跟我现在的状况差不多吧。觉得有欠账,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还上。
扯得有点略远了,拉回这本《又见繁华:苏州传》上来。这本书发行在2022年7月,书稿成形的时间只会更早于这个节点,“放汤”的三年估计也有经历。这三年,我身在苏州,放进“苏州传”的时间维度里,上下几年,区区三年就真的是弹指一挥间。说到底,我虽然身在苏州,却并非土生土长,虽然仰慕其文化渊源与博大精深,却也始终隔着一身外乡人的身份,况且我久居苏州的郊县,加上河网密布的江南,行政区划与人文认同本就是“两张皮”,所以读“苏州传”的内容始终难与“眼下”“身边”紧紧的扣在一起,而是更多地偏向泛黄纸页上的苏州、人文概念里的苏州。
这本书给我最为直观的印象是与“又见繁华”相称的“华丽词藻”,不知道作者是哪里来的这么多的比拟之词,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语连缀在一起,就形成不容置疑、无法辩驳的排 山倒海之势,极容易让陷落在“人间新天堂”的意象和美感之中。不似江南园子的那股子清丽的质感,反而有些北方园子雕梁画栋的质感。这样说,并不是就是在讲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反而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觉得这样的写作方法颇具挑战性,极容易将自己逼着死胡同。不知道,刘传铭先生文风一贯如此,还是单单把这份“偏爱”给了苏州。
除却这此,这本书在“常识补白”这个维度,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在苏州生活二十几年,且前面有十来年,常常以“东道主”的身份陪着天南海北的“外地客”闲逛苏州,也算是知晓一些苏州的典故,况且这些年因为在经手一些“本地化”写作项目的关系,也算是花了一些功夫在了解苏州的“前世今生”上,但还是有一些概念性上的“空白点”借由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而有了一些全新的认知。这些认知,有些是素养上的,有一些是谈资上的,更有一些是深入到观念之中的。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还是颇具“文献”价值的。
籍此,我也在想,这本书应该也是“项目为王”的创作,一定也“主旨先行”的写作,一定是因为“官方诉求”的背景,近而才有了跟近的创作。虽然免不了有些溢美之辞,但美了这多年的苏州多少还是撑得起这几句夸赞的。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本书在写作之初,它是否有考虑过所要面对的读者受众群会是谁?会有谁在无意之中翻阅这本书。对苏州人文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肯定是第一类的,作为学术研究的参照也是有可能的。
还有,我始终觉得这本书有一个更为广大的潜在读者,就是阅读过诸多关于苏州的古诗词、在江南温润的人文意象之中不断地被薰陶,近而对“人间天堂”心生向往的游客们。从一方保存良好的水陆古城,到充满现代感的制造业强市,从字里行间,到眼前现实,可能需要一些新的文字来扭转一些先入为主的既定印象,同时也将眼前的现实放进历史的时间维度里去考量。“放汤”三年还是太短,只争朝夕终究也长。
换我是外地游客,如果有机会先读过这本书,再踏足苏州这方热土,也许感受和收获会更为丰满立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