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事事的人比忙忙碌碌的人更能领会事物,并且深刻;因为没有任何俗务会限制他们的视野;生在永恒的星期天,他们会看——还会看自己看。慵懒是一种生理的怀疑主义,是躯体的疑问。
—— 齐奥朗
文图 / 左叔
小时候不太懂,常听爷爷奶奶辈的人坐在一起闲聊谈天,临散场的时候,总会有人看过一眼天色,便说出明天是风是雨,天气如何?
那个时候,觉得这是人活到某个年纪之后,才能拥有的“特异功能”。等到三十五岁一过,才知道其中的“窍门”,除了“看云识天气”相关的生活积累,还有腰膝等关节处风湿劳损落下的病根。明天下不下雨,只要留心一下膝盖是不是酸胀难忍。
哪有什么“能掐会算”,“知趣识相”的,往往都是曾经遭受过“生活毒打”的人。早做准备的,也是这些人。
初冬时节,异常的晴暖升温要小心,接在后面的,往往就是如过山车一般的气温骤降。若是增添衣物、防寒保暖做得不及时,头疼脑热的问题就会上身。这里面除了经验的积累、体感的预判之外,其实也应验了老祖宗们留下来的道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晴暖久了,舒坦惯了,自然一时难以适应瑟瑟发抖的凄风苦雨。在吃苦享福这类问题上,人倒也不完全是所谓的“经验主义”。过去吃过的苦,不代表眼下还能咽得下。很难想象,自己重新回到拧开龙头没有自来水,按下开关灯不亮的日子。
这个问题,老祖宗们也讲过极为精辟的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毕竟走在“下坡路”上,要把日子往回过,同样的寒气,会因为有心理上的落差,体感上自然还要再冷上几分。
已经注意到天色渐变、关节酸胀难忍了,却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想再多也是徒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毕竟家业都扎根于此,总不至于像“候鸟”,一张机票往南飞。确实也有人成功“南迁”了,但此前没有完成“积累”,没有觅得“路径”的人,在眼下是羡慕不来的。
留滞此地,艰难过冬,应对的办法也就只剩下一个字:熬。不过这个“熬”字,也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一个是物质上的。眼下,拼御寒衣物这些“家底子”的时候到了。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是否有未雨绸缪的积极心态,运用杠杆、超前消费、追赶潮流的时候是看不出来,唯有在寒风将至的时候,才能立见高下。“手里余粮,心里不慌”,熬得住,还得看“棉衣”够不够厚。
另一个是心理上的,那就是怎么着也能熬得过吧。既然“天无百日晴”,这刮风下雨总不至于没完没了,总有消停些的时候吧。
毕竟,众生皆是如此,谁也别想再借五百年。时间一到,想熬都不能给你机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