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事终有成果,基本都是“死嗑”的结果

当你偶尔发现语言变得无力时,不妨安静下来,让沉默替你发声。
—— 里则林

文 / 左叔

很多技能就是这样子的,都在遵循一个“用进废退”的定律。

如果是日日操练的那种,就可以随时随地“拉得出、打得响”;若是保持着那种“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频率,平时又缺乏对此类状况的预设,肚子也没装“放之四海皆准”随时拎出来能够救场的“口袋话本”,没有“压箱底”撑起尴尬场面来,极有可能会关键时刻“掉链子”。

在公开场合讲话,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人平时与亲近的人讲话,也是思路清晰、妙语频出、口若悬河的状态。一旦被“架”到了台上,立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却特别反常地出现姿态扭捏、频频语塞,甚至还前言不着后语,说得云里雾里的状况,仿佛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是复合型的,大抵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肚子里没有货”。平时朋友间“讲骚话”是一套一套的,那是因为环境氛围是熟悉的,聊的内容是彼此都感兴趣的,除了这些“哪怕讲错也不要紧”的宽松氛围之外,其实还是一个对于聊天内容的积累,细想想哪怕是“网络梗”的积累,这些内容若是换算成工作任务,那也是需要花不少时间精力去完成的,虽然这些平时都以“刷手机”的方式完成了,若是换算成“工作时长”也应该相当惊人的。

反观,对于需要在公众场合以脱稿的形式阐述的内容,我们为之付出的可能还没比刷手机、看段子多。即便是经历了一些具体的事情,掌握了一些粗浅的情况,但没有经过归纳、总结、提炼等一系列的缜密思考,没有将其转化为自己能够把握的规律和逻辑,再碰上临时被拱到台上讲两句的状况,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甘蔗应该从哪头开始啃起”。

另一种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一类的状况,就是前面的问题都解决好了,要积累有积累、要思考有思考,甚至有些在基层岗位“劳苦功高”到连台下观众都原谅他的“口条不好”。“做事是好手,说话没章法”,尤其是在一些基层专业领域,还蛮多人有这样的状况。问题可能就出在最初的时候,第一次尝试失败之后,在感觉到“语言无力”的时候,坚定地选择了“用沉默替代”。

公开场合人前讲话,与日常生活中说话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它是需要技巧的,同样也是需要锻炼的。

首先要建立对象感,同样一件事情要有不同的表达,讲给孩子们听怎么可能会跟讲给领导们听的是同一套“话术”呢?关切别人需求,才能把话讲到对方的心坎上去。只有对方听得进去的时候,我们的表达才不是空气,才有了价值和意义。

其次要克服紧张感。要降低效果预期,即便是经常登台的人,也需要紧张感作为兴奋剂的。准备到100%,发挥出60%就已经很好了,若是能够达到80%,就是上佳表现了。预期高了,往往挫败感强烈,下一次背负的东西更多,人的气场也会越来越低迷,压不住那个台。

还有要及时去复盘。脱稿讲,不是死记硬背的话,难免会漏掉内容,有些有经验的表达者,能够在后程逻辑切入点恰当的地方找补回来,有些结构特别规整的内容,再怎么圆也圆不回当初设定它的时候那么精巧。从内容到仪表,从表情到手姿,类似的问题都可以在复盘的时候加以改进,为下一次更好表现夯实基础。

总的来说,很多事情最终有成果,基本上就是“死嗑”的结果。在所有选择之中,“闭嘴”可能相对容易一些。想要选择一条相对难走的路,那么就问问自己:这事值不值,自己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