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拥有过,才底气不在乎天长地久

随着时光流逝,我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
—— 埃米利·罗萨莱斯 《看不见的城市》

文 / 左叔

如果视野足够开阔,可以放眼全球,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在群体个性上比较“佛”的一代人。类似的状况,虽各有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但其中似乎又暗含了某种共性的规律。

“食草系”“垮掉的一代”“躺平”“佛”……不管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近似的表现,那就是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一种更为“低碳环保”的生活态度,以“无欲无求”的状态来应对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强加给他们的重担。

他们普遍的状况,不是没有能力去做成什么事情,而是没有意愿为某个目标努力。这也是上一辈人百思不得其解,耿耿于怀的地方。

当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积攒到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家庭里面,可能就更为尖锐一些。我身边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个例。

一位久不联络的朋友,最近与我讲起了他的孩子,在港大刚刚开始在内地招生的那几年,也是放弃了内地排名前几的高校去香港读的书。家里虽是工薪阶层,花费多少有些吃紧,但总体上还算是应付得过去。那几年外面的环境也是“风调雨顺”的,孩子也非常顺利的学成毕业了。

可能是专业不太对路子吧,回来找工作不是太顺利,接着又跨专业读了一个内地高校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做了一两份外企的工作,又尝试自己创业,但持续的时间都不长,然后就一直赋闲在家好几年。朋友已经离异,各自又都组建了新家庭,还拖着一个拒绝独立长大、已经超龄的孩子,也着实是闹心。

总体来说,在我们这些外人的印象里,孩子的学历水平、适应能力,甚至包括身材样貌都是可以贴上“青年才俊”标签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父母口中的“啃老族”,“心甘情愿”地在家荒废着。这其中是否既有社会环境的共性因素,又有家庭环境里面个性因素。

以上的表述,大部分是基于上一辈人的视角。可能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在成长环境之中压力,往往并不是生存的压力,而是父母期待的压力,学业的压力。在求学的过程之中,适应这种压力成了一种应激反应,等转换社会角色的时候,就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症状,尤其在屡屡受挫的时候,从而产生此前努力的虚无感、掌控人生的无力感。

我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也完全有权利决定自己拥有怎样的人生。可是,我总觉得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已经经历过了,才有底气说我不必再去折腾了;已经抵达目标了,才有机会说我可以折返换条跑道了;曾经拥有了,才有底气说我可以不必在乎天长地久,随时都可以放手。

两手空空的时候,又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放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