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坡路上,回头望满眼皆是好风景

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
—— 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


文 / 左叔

当一个人开始沉湎于回忆,已经从侧面印证了他老了,对未来生活的种种期许,无法与那些“镀了金”过去相抗衡。换句话说,就是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可能性和创造力。

与此相似的就是眼下一众音乐综艺节目,无论是像《中国好声音》这样选秀类的音乐综艺节目,还是像《声生不息》这样献礼式的音乐综艺节目,基本上都是以改编过往的经典作品为主要形式。当“翻唱”成了“引流点”,还有多少精力和资源会分配给新创作。

确实,现如今的音乐传播载体、宣发通道、行销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音乐传播,主要借助的是传统媒体。一首歌只要占据传统媒体重要的传播渠道,比如“春晚”这样的“引流点”,就极有可能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

而在网络时代、分众传播的大背景下,音乐传播越来越“细分”,以某个重要的节点呈“辐射状”的传播已经不多了,取而代之是人人皆可参与的“转赞评”。一首一炮而红的“口水歌”,往往需要旋律足够“洗脑”,方便“上口”才行。这些年,传统意义上既叫好又叫作的精品确实不多,但传播度极高的作品其实还是有的。

短视频开始流行之后,习惯了在四分半左右的“空间”里搞事情的创作者们,开始纷纷思考如何在30秒、甚至15秒当中,在听众指尖滑过的那一个瞬间里,就下足力气一把抓住他们的耳朵。这些年从短视频平台的BGM当中“红”起来,进而有机会被人听完整作品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形势变化催生了一些适应和改变,但也扼杀了很多的创造和可能。对于音乐综艺节目来说,“无米可炊”的结果,往往就只能是“炒炒冷饭”了。曾经的“天王天后”加盟,眼下的“流量新声”入伙,将KTV练歌房挪进各位的手机里,既有收视率,又有好口碑,皆大欢喜的一个结果,而留给新作品扎根生长的土壤,已经远离了传统的传播载体。

回头想想,这还有一个“时不我予”的大环境在。下坡路上,回头望望,满眼都是曾经的“好日子”。人其实也一样,哪怕是数十年如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心生厌倦,兴味全无,可是一旦到了某个年纪,跑了跑道,还是要念着过去的好。

老汉“常提当年勇”确实是要不得的,旁观的小年轻听了心底里往往会“冷冷发笑”,可是眼下的事情啥也做不了,不将过往的回忆拿出来一遍又一遍地“镀金”,还能做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