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是需要跟自己“作对”

行年愈长,肯指正你的人便愈少,如果不强令自己做自己的对头,又怎能有分毫的进步呢?
—— 张晓风

文 / 左叔

这几年,因为参与写些“时评”的关系,多少接触到一些与“老龄社会”“适老化改造”等方向相关的选题。

每每看老龄人口的庞大数字,以及随之衍生出一系列的,我们在未来必将面对的社会议题,便会觉得靠外部力量推动物质层面上的“适老化改造”总归是相对容易的,而扭转人的观念,打造一个终身学习成长的社会,则是任重道远的一件事情,还需要每个人由内而外地去努力。

这样讲,确实相对空洞了些。关于老龄人口与时代社会脱节的问题,在疫情之下,实例还是很多的,最容易被大家看见的,就是智能手机的使用。最近一段时间,在一线当志愿者,我就看到有不少老年人“卡”在出示“健康码”这个问题上。极为个别的老年人,表现得既焦躁,又厌烦,甚至对查验“健康码”的工作人员“破口大骂”。

疫情已经走进第三个年头,还有一些老年人“卡”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不能再提“没有给足时间”“没有创造机会”了吧。至于为何还是如此,我觉得关键还是我们每个人接纳新生事物的心态。不单单是现在已经“老好了的”这批人,还包括走在一天天老去路上的我们。

人的老态,确实是从眉眼起的。但真正的老态,多半是从接纳新生事物的心态上开始的。当然,我们无法改变自然规律,比如学习能力的下降、记忆力的衰退,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就是我们以更为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式的否定。

一个新生事物在年轻群体中的流行,一定有它的物质基础、现实需求、传播逻辑以及社会效应在,当它达到一定的传播量级之后,就会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一代人的精神层面,变成共同的群体记忆。小小的手机便是如此的物件,从最初的通讯工具,到后来的“生活必需品”,再到现代文明的传播承载方式,衍生出诸多“亚文化”。

轻视年轻人以“玩”的姿态创造出来的新生事物,抵触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不足以支撑的“新鲜玩意儿”,听不进去批评,也没有自省意识,我觉得这些都还不算是太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以老卖老”的状态。自己身处在某个行业的“头部”,以打压年轻人的创造,阻止制度机制的变革来守住自己的位置

人未必需要到某个年纪之后才开始自省,但凡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事物为何会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时,可能就已经需要校正自己的心态是否足够包容了。不要因为担心自己为老不尊而不肯轻易去试错,做错了也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年轻人可以“拍拍屁股重来”,我们的年纪不允许我们做到重来,“拍拍屁股就走”总归还是可以的。

上了年纪,还要跟自己“作对”,有时候确实辛苦,但跟“两眼一抹黑”“迈开步子跟不上趟”的苦比起来,这些算不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