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能拖,想到就去做

文 / 左叔

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我觉得令人感觉到最为难受的,已经不是未知的恐慌了,而是困在“悬置”的状态中。

这一次也是。上上周,很多事情,已经与合作方谈妥了细节,有些需要提前准备的文稿演示,也是加班加点、紧赶慢赶做好了。偏偏是在时间安排上,为了稳妥起见,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联手”将它们“拖”进了下周。然而,只是过了一个周末就情势大变,所有的事情统统搁置了下来。

有些事情呢,放一放不要紧,日后还能有再次提起来的可能性;但更多的事情,只要放一放,时机就不对了,再想提起来不是非常有难度,就是没有继续执行的必要了。

这些都还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确定某事此后也是要做的,但却确定不了具体执行的时间和场合。总是要根据最新的内容,最新的形势来及时调整。方案改了又改,文稿校了又校,困在这样的“悬置”迷境之中,人既不能完全从“暂停”中抽身出来,又还要被眼前的“紧迫”拉扯着。

这些年,事情“黄”掉的次数多了,人心态也变得豁达许多了。怎么办呢?耿耿于怀,也是于事无补啊。为了节约“精力成本”,有些人养成了“凡事能拖则拖”的毛病,很多事情拖到第二天就要“见真章”了才去“动真格”。

比如,第二天就要登台上场了,前一晚才把讲稿演示赶出来。当然,确实也能将场子“撑下来”,但效果肯定是要“打折扣”的。时间紧张、准备仓促,考验瞬间记忆能力,再如何熟悉和专长的领域,有点“嗑嗑巴巴”也是再所难免的。当然,也会有些地方,因为缺少足够的打磨,总还会有一些不够精准到位的“毛刺儿”。

准备充分,可能会遇到“突然死亡”;准备不充分,可能会在线下“当场社死”。就哪一头,都好难啊!

不过,站在我以往的经验上,我想说:在一个人变得精疲力尽之前,在一个人变得无比忙碌之前,在一个人几乎就要遗忘之前,还是应该抓紧时间去做自己曾经说过要做的那些事情。人生想要偷偷懒的借口实在太多了,真的不差疫情造成的“停摆”这一个。

凡事不能拖,想到就去做。因为很多事情拖着拖着,就彻底给拖没影了。“悬置”的迷境惑乱人心,但唯有“赶早”动手才能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