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苏州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文 / 彭沛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苏州经济总量、质量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末的1.45万亿元迈上2万亿元左右新台阶,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稳居全国前三;拥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146人,居全国首位……一组组亮眼的经济数据像一个个和谐的音符,奏响了苏州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内资、外资双面兼修。作为苏南模式的诞生地,苏州民营企业起步早、发展好。26家企业上榜“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居全国第二,28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数量居全国第一。苏州又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风向标,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分别保持全国第四和第三,利用外资水平持续提升、总量保持江苏第一。内外兼修是定调苏州高质量发展最强音的外部“旋律”。

科技、创新并驾齐驱。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均超5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增至3.7%左右、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从“十二五”末的3478家增加到近1万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7.4件增长到68件。目前,苏州拥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146人,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是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最强音的内部“节奏”。

法治、机制相互促进。立足第六大世界城市群,苏州想要在长三角彰显核心竞争力,唯有“精细化”制度供给。今年以来,《苏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共出台454项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处罚清单,营造了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一窗式”、“全链通”集成办理模式,使开办企业一表申请、一窗发放、2个工作日完成,打造了透明、公开的政务环境。法治、机制是促进苏州高质量发展最强音的最美“和声”。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十三五”期间,苏州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答卷,“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即将开启,新格局下,苏州还需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战略布局、重塑新优势,赢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