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说理,一个讲情,这架没人会赢

文 / 左叔

电影《姜子牙》讨论的主题过于深刻和沉重,我总觉得它是在影射谁,这大概也是电影评价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

从“愉悦感”上来评判,确实不如《哪吒》强调“逆天改命”有“爽文”般的快感,但我却觉得在主题“深刻度”上显然要“高阶”许多,需要有些社会阅历的观众去加持它的美誉度。

不过片尾的“彩蛋”倒是蛮有意思的,全程“神性”的姜子牙展现出“人性”的一面。一个重度的“强迫症”患者,面对生活细节,规整到靠卡尺来摆放物品的地步,遇到“触发点”,难受到半夜睡不着挠墙的“夸张”地步。

秩序感,规则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每个人看见的都不太一样。有它,能让人觉得安心些;一旦没了,就会抓好挠腮不安焦虑起来。我们很难理解别人强迫症的焦虑点,但都知道“强迫行为模式”,在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有一些。

比如过去常用纸币的时候,我习惯将钱包里的“毛爷爷”,脸都整理成一个朝向,按照面值、新旧程度依次摆放好。倒也不全是为了找起来方便,因为日常消费的时候,我还是会优先使用磨损得较旧的,宁可将整的破成零的。

这样摆放的好处,除了比较容易看出来有没有人动过我的钱包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有益之处。这个焦虑点,我不说出来,别人也不太容易注意到,且不太可能会影响别人的生活。我本以为这个“强迫行为模式”会伴随一生,不曾想手机移动支付轻易便解救了我。

时代的发展,会让我们的某些强迫症的焦虑点显得很可笑,生活也是一样,它会让我们的焦虑点显得更加没有意义。曾创作过经典作品《醒来的女性》,美国作家玛丽莲·弗伦奇曾说,生活比秩序重要,适度的混乱对心灵有益。

我觉得这话,搁在婚姻生活里特别有味道,值得我们反复咀嚼。两个人在步入婚姻之前,在各自的原生家庭里塑造出坚固的“三观”和稳定的“日常行为模式”,这其中就有各式各样强迫症的焦虑点。婚姻生活中的纷争,多半都是这些玩意儿在互相碰撞摩擦。

因为爱、怀着憧憬走到了一起,但彼此的包容和影响并不能立即消弥巨大的差异。一个说理,一个讲情,两个维度的架,永远没有人有机会吵赢。

吵赢了,又能怎样?无非是毛巾怎么挂、拖鞋怎么放、牙刷从哪一段开始挤起等等的鸡毛蒜皮。这些事情不必吵,日积月累、如水经年,总有一些强迫行为模式会默默地占了上风,在另一个人身上留下印迹。

至于是爱,还是伤害,需要看各自的经营。

当然,我在朋友的转述中,见识过追求某种失控感的人,旁人眼中美满的婚姻非要铤而走险玩火到失手,本来平顺的出游玩乐非要开出生死时速般的凶险,这已经超出了“适度混乱”的界限。

猜想这类人的成长背景里,多半曾经历过不被真正的重视,他们需要在得逞时赢得廉价艳羡,需要在失败时收获浅薄关心。用“强迫行为模式”,已经无法解释的事情,大概率对心灵和生活都是无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