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代沟这东西,真是一把“杀人于无形”的利刃,随便瞎聊聊,无意的一句话,立马“见血封喉”了。
和一个96年出生的,分析一个短视频作品的结构,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视频背景音乐要选《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这首歌,反问我,难道就没有一首恰当的中文歌,可以用来当背景音乐吗?
当然,我能猜到这个视频脚本的创意发想点,大概率是从这首歌开始的,在“命题作文”式的视频制作要求之中,这首歌还是蛮切合主题的。但对于1996年的人来说,这首歌年代过于久远了一些,很难找到那个共鸣点。
随便瞎扯扯,然后我就有“警惕心”了。我说,你肯定是没听过这首歌吧。他说,也不是。我问他,你用什么听的?他说,手机啊!我再问,你用过CD机吗?他答复我:CD机?是复读机吗?
呃!我其实是想告诉他,视频的背景音乐剪辑上有个小巧思,当主角将耳机塞进耳朵的时候,背景音乐从有磨损的“卡带质感”变成了清晰的“内耳质感”的了,这个细节衬托着画面上的回忆与现实的切换,特别有感觉。
但我也知道,卡带这个东西,对于96年出生的他来说,大概率是一个没有见过的“史前古物”。我也没有办法解释,背景音乐选用的这首歌,当年的载体就是卡带这种东西。
这首叫作《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的英文歌,总是出现在各式各样的“拼盘”专辑中,名字一般取《十大英文经典歌曲》这种。在猪肉2元一斤的年代,这种名字的卡带大概10元一盒,可以轻易卖到百万以上的销量。每个卡带盒里面还会有“歌词本”,当年我们都曾经用蹩脚的英文尝试将这首歌的歌词背熟。
卡带这种音乐载体,在被反复地播放后,磁粉会有损失,然后音质上会有“磨损感”,恰恰是这种“磨损感”会有强烈的年代回忆的线索。这个视频最终能够打动出品方,大概率就是决策者的年纪恰好是能够与“磨损感”音质有“共情”的年纪。
做事情久了,会有比较明确的“对象感”,一个东西出手,需要了解最终这个东西要面对谁,在什么样的场合用,再去想如何在那样的情境之中找到共鸣点,而在年轻的时候,常常会以这个东西能不能打动我,有没有感触为出发点,有点年纪会想,这件事情有没有机会先做成了。
美籍匈牙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马洛伊·山多尔在 《一个市民的自白》中这样写道:我们所生活的地方,跟我们喜欢生活的地方截然不同;我们所做的事情,跟我们真正会做的事情截然不同。
这句话即便不联系上下文,读完之后,仍旧会让人感觉到有那么一丝丝“绝望”。可是,事实多半就是如此啊。很多,我们非常喜欢的事情,多半是不挣钱的。去做的糊口的事情,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喜欢。
我想一个人的成长,会体现在即便是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事情,也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尽力地将它完成好,在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能够包容和体谅别人的感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