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摆就摆整条gāi最亮的摊

一夜之间,地摊就火了。人人都在讲,“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搞得以前,他们都是靠“一口仙气”活着似的。

好事是好事,但我总是隐隐地觉得会有不顾实际、硬压指标,然后“一哄而上”的问题。轰轰烈烈“走过场”,这毛病,好像还挺顽固的,感觉怎么“医”也是“医”不好的。

早上送孩子去上学,路上听电台广播,节目互动话题居然是豆瓣广播“双#”话题也在讨论的:如果以你的专业去摆摊,你能卖些啥?

这话题太难为学中文的,除了可以帮忙隔壁摊想想促销文案之外,好像真得没有“长技傍身”。想到此处,背后一身冷汗。若真是要到摆摊糊口的地步,怕是会被时代淘汰。

后来又想想,家里有啥不想要,但尚有价值的“二手货”。想来想去,应该可以把自己读过,且不想留存的书整理出一部分来,塞满车子的后备箱,拉到天镜湖广场摆一摊。

吆喝一晚上卖个50块,然后再掏200块,凑个“呆子数”,和隔壁摊的一起去撸个串。你看看,不仅仅烧了汽油拉动了能源消费,还救济了中小餐饮业,还为健身减脂产业培养了潜在的消费群体,怎么看也是功德一件。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再见,黑鸟》中这样写道:当你遇到困难时,如果吓得两腿发软,一心想逃跑,就真的会输得很惨相反,如果你敢于对困难说“有种你就放马过来”,勇敢地面对,受到的伤害反而会少。

这话是不错,但我总觉得关键时刻的“一腔愚勇”,总归是容易的,然而很多事情不是凭着“一腔愚勇”,就能做成的。就像现在“摊子铺开了”,接下来呢?卖什么呢?怎么卖呢?有没有祖传的“贴膜”手艺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便是“一腔愚勇”也不是说来就能来的。关键时候不掉链子,不是靠人在关键时刻”瞪大双眼”盯着,而是靠日积月累养成做事情的细致态度,积累对流程规范的熟悉程度,唯有这些才能撑得起你的”勇“。

当然“勇”也很重要,很多事情都是逼出来的,你不先迈出那一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够做成的事情有哪些,当然也会顺便知道做失败的有哪些

所以,如果你已经决定要去摆摊了,先不慌,听听节目主持人和我的一致建议:不管去卖啥,先买个功率最大的“地摊灯”,要摆就摆整条街(gāi)最亮的那个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