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只愿意听自己爱听的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生活里看着“好端端”的人,一旦站上舞台或者出现在电视屏幕里,哪怕只是手机录制的视频里,有些“小毛病”就显得很突兀。

比如,左右肩不一样高低、说话的时候喜欢歪着头,手持话筒的时候紧握着底部、行走时松垮的步态、站立时前挺的胯部等等,而且这些“小毛病”还特别顽固。

昨晚排练,导演就发现一些站在舞台上经不起“审视”的细节。一一指正后,当下可能会有所改观,但时间一长又“恢复原状”。想想也是,二三十年间形成的“惯性”,怎么可能会在一夕之间得以扭转。

相对于“顽固”的肌肉记忆,人在认知上的“顽固”更为可怕一些。接人待物的模式,处理问题的方式,被以往的环境塑造,并不会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得到及时的调整。

以往工作中,接触过“高大上”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层级森严的机制里做事情久了,他们遇到具体任务时,首先考虑的方向不是如何将这件事情以“最经济高效的方式”落实,而是想着如何符合套路流程、厘清部门界限、规避责任风险等等。

这些举动常让人觉得“官僚”,拖沓效率,影响进度,可是放在他们熟悉的情境里是合理的。在指导基层落实的层面上,的的确确需要跳出具体事务,站在更高一层来厘清“事理链”“逻辑链”,才能确保在执行出现偏差后,能够有效地修正。

所以,认知上“顽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样的“顽固”出现在错位的“情境”里面。试想如果在基层执行层面,也是如此瞻前顾后,怕是很多事情想要推动落实到位,就只能等到猴年马月了。

可是想避免“错位”也很难,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推倒重来”的正向心态。

这就好比站在舞台上,衣着需要比平时光鲜一些,仪态需要比平时端正一些,谈吐需要比平时优雅一些。这不是鼓励你“演”,而是在“目光聚焦”的情境中,让你更能经得起“审视”。

然而我们内心里有一个阻碍是难以突破的,就像法国作家马歇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所说的那样:每个读者能够读到的,其实只是已经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人对于自己内心以外的东西,接纳和包容的能力有限,会凭着本能过滤掉与自己“不合”的那部分。换句话说,“人只听自己爱听的”。

所以,面对陌生的情境,我们需要再谦卑一些,懂得去听一听有别于自己以往认知的那些,曾经并不认同的那些,这样可能更有助于我们避免“错位”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