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下午去省中专坐了一会儿,吃了杯茶,和相熟的朋友聊了几句。闲谈中免不了要聊到教育。

这一段时间,身为教育者的他们,着实是“两头难”,你说中专职业教育中的机械、汽修和美术这种课程,没有设备、没有材料,你要老师们怎么在家上网课,孩子在家如何实践?

有时候,摊上“拍脑袋”“想一出是一出”的事情,心里面除了一万头“神兽”奔腾而过,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好在已经开学复课了,除了还要填表搞“网课成果”调研之外,一切终归如常了。

又闲聊几句,从住校生晚上空余时间安排,到对口单招考大学以及就业形势,顺便就聊起来我们都熟悉的几位毕业生在此波低迷行情里的人生起落,忽然便生出了许多感慨。

说实话,作为家长,包括我在内,对职业教育是有“排斥心”的,总觉得孩子怎么着也要读个普高,念个大学,而“职业中专、对口单招、技术学院”这一路听下来怎么也不像条“人间正道”。

可是就业形势分明也告诉我们,制造业大国的我们,缺的不是办公室的白领,缺的是生产线上的技工。现实中,我也碰到眼高手低、复印文件也要“教”的大学毕业生,当然也极有可能是不屑做复印这种事情,而故意装出来的“我不会”。

前几年,在中专代过几节课,讲演讲与表达。这段经历,一下子弥补了我对这个年龄阶段年轻朋友们的认知。我感受到他们的青春底色里有说不出来的“迷茫与愤怒”,他们可以透过手机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同在”,却又被现实的“鄙视链”逼进了角落。

画家陈丹青说,不是大学决定你未来,而是在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环境,你都知道你要成为哪种人。我总觉得他身上有根“反骨”,这种“反骨”也许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成为哪种人。不过上一辈“吃过苦”的人看我们,大概也跟我们看“小粉红”的心态一样吧。

陈丹青的这段话,其实也隐含了一个朴素的职场生存之道:初入职场,你会做什么,有时候并不重要;而你想不想做,愿不愿学,会不会尽力将事情做好,这样谦卑踏实的态度会让你获得机会

说实话,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失望过,面对职场中卑微的起步阶段。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我们手上没有资源,人生没有积累,遥望某个目标,极容易生出“无力感”。

就此瘫倒,是最容易的事情;始终站着,盯牢目标,一步一步地走向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很难,但一定也有令人觉得值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