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极少去做书单,今年做了一个。把这一年读过的五十来书梳理了一下,推荐了其中的九本。
为了方便大家做进一步了解,我做了一个目录索引,通过网页超链接的形式,将自己网站上的四十多篇读后感也一一列进去了。
虽然书单只有2000字上下,但如果沿着这个目录索引去看,这个体系庞杂的文字集大约有6万字上下的规模。我相信,几乎没有人会在第一时间将它读完,当然也没有这个价值和必要。
书单通过豆瓣、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出去,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现象。点阅量较我推其他相关的内容要高出许多,点赞比例也是高的,尤其是在豆瓣这个“文青”聚合的平台,“收藏”的比例超出了我的相像,但是这条“日记”却没有一个留言。
我在想,这是不是从某个侧面验证了我一直认定的“读书是件私人的事情”。我虽然自认推荐的九本好书并不是特别偏狭的作品,但还是有人跟我反馈只见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其他的作者一概不知道。既然无人知晓,没人“留言”互动也是正常了。
那么书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人要收藏?
书单的价值可能只是展示了一个人阅读这件事本身,我觉得给予我的点赞,可能并不是我做书单推荐这件事情有价值,可能是为了我坚持阅读而点的赞。一个人把业余的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上,不断地拓展和丰富自己,这件事情可能是有价值的。这当然是我的猜测。
按上面的逻辑来推断,那么收藏书单的价值肯定也不在收藏本身,它被封闭在电子平台的某个虚拟的文件夹里面,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裨益,能够赋予它价值的是在收藏者甄别之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类向,完成将“别人的推荐书单”变成了“自己阅读的兴趣”。
说实话,一年读五十本书其实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没有人忙到连上厕所、抽根烟、等地铁、等开会的时间都没有。那些零碎的时间其实并不适合做大作品的阅读,但是在没有整段时间的情况下,这就是退而求其次并且让你有收获的机会。
在活着不易的年代里,如果你还想有所提升,活得不那么面目模糊,那么请珍惜这些零碎的时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