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写作状态不好。这种“不好”不是内心里没有想要表达的核心,而是落笔时没有特别好的文本,总觉得写下来的东西与自己想要的仍有一段距离,常常是三四千字的素材,最后连八百字都改不出来,面对电脑枯坐半天的结果只能是沮丧。
特别焦虑的时候,我就会开着手机直播APP。对于一个年届四十的大叔而言,这不是一个“涨粉”的好选择,也不是 “蓝海”里捞金的好办法,但美颜磨皮功能还是拯救了我的自信。看着陌生的ID跳进跳出,仿佛置身于汹涌的人潮之中,让我看起来不像“写不出来”已近枯竭的模样。
虽然直播时我多半是沉默的,但仍然会有人文字留言问些问题,我也会试着以自己的立场给予回应。这样的来来往往虽然并不能解决我在写作上遇到的问题,也没有给我更多的灵感和动力,但至少可以转移一些我钻牛角尖的执念。
这样的平台里多是年轻人,一个小时的直播聊天里,陆续进来三五十个人,读大学的就占了一半。因为我的认证资料是填着微博书评人和心理咨询师,所有大家的问题一般都围绕着读书和情感两个面向展开。我也不用如复读机一般念着“宝宝们礼物刷一刷,别忘了点关注”。
有个朋友问我,有什么书特别适合推荐给大学新生读的。我其实一直都认为,读书是件“特别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阅历和兴趣最终决定了他的选择,“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在读书这件事情没有什么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适合,所以也一直很排斥所谓的推荐书单这件事情。于是,我据实以告。
回答完他的提问之后,我就忽然联想到自己作为大一新生时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我读大学是二十年前,那个时候手机、电脑和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学生手上的钱也不多,读书、参加社团活动、打工赚点生活费或者谈场恋爱,成了那个年代大学生活的标配。
和很多小县城应试教育体系里成长起来的很多人一样,本身视野就有局限,加之还有诸多升学成材压力的管束,所以我一直认为在读大学之前,我的阅读欲望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初高中时,那些藏在课本背后的杂书,落入师长之手后,必定是一番恨铁不成钢的教训。等入了大学门,加上又读中文系,守着南京城里最好的大学图书馆,那几年感觉自己就是会念“芝麻开门”后的阿里巴巴。
听了半学期现当代文学的公共基础课,读了几本当年没能如愿的言情武侠小说之后,我跟那位“新鲜人”一样面临“书荒”,不知道哪些书可以读,哪些书值得读,迷茫的状态让阅读的乐趣变得十分浅薄。
现在已是知名教授的当年班导,却没有拿自己勤奋刻苦当作正面教育的典型现身说法,他以“过来人”的口吻劝慰我们已经念了大学还读什么书啊,“青春正当时”一定要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书中没有黄金屋,同样也没有颜如玉。他说这话是有立场的,谁让当年他还是需要住集体宿舍,感情状态是现如今人人可虐的“单身汪”呢?
隔了快二十年再回头来看,才体会出他的用心。那时青春正好,我们的经验和认知绝大部分来自书本,构成过于单一。我们没有谈过恋爱,没有见过海洋,却可以从那些藏在课本背后的书里构建起一套认知体系,拿着别人的体验感受当作自己的经验,可这并不是这残酷世界的本来模样。
比起二十年前,现如今的社会更为多元,而纸质阅读已经被冲击到了边缘,每个人的成长认知体系构成更为复杂,我们可以从藏在课本后面的书中寻找阅读的乐趣,但真得没有必要在其中寻找答案,尤其是所谓的“心灵鸡汤”,它只能成全我们不知深浅、游戏人间的青春荒唐。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netease_playlist#:461590223[/hermit]
我三言两语阐述完鼓励年轻学生多去实践的观点之后,有个大二的女学生并不同意。她说大一时参加的七八个社团现在都没兴趣了,谈了一学期的恋爱也分手了,读的会计学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又要面临十月份考资格证的压力,觉得特别迷茫,不知道将来的出路在哪里。
书中获得的认知经历实践检验和新鲜刺激之后,就是她现在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我也曾体会过。与十几年前的大学生相较,现如今的学生的就业压力看起来更大一些。过了十几年,我们的个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依旧是我当年水平。大学专业选择绝大部分仍旧是家长老师主导,学生个人意愿参与极少,即便有参与也达不到左右决定的水平。
个人职业生涯,从所学专业与个人意愿的第一步,就已经割裂开来了,再加上后来的学术研究、通识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彼此脱节,原有的间隙也就越拉越大。等到真正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工作岗位需要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很多年轻人只能懵懂地看着,半信半疑地被推向社会,一切重头来过。
虽说现在很多企业的HR在招聘的时都在强调,看重的是能力,但那些写在招聘简章里的白纸黑字的基本条件,还是常常让不是211、985高校毕业的年轻人感到自卑。如何在短兵相接式的应聘过程之中,拿得出称头的物证来说明自己的能力呢?考证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前提一定是自己想要做并且有可能坚持下来的事情,否则只是空耗了时间和精力。
大学阶段,我们也会有藏在课本之后的书,跟此前延展我们认知边缘,弥补我们青春苍白的书本不同,这些书是我们经历了一些实践,找准方向后的另一番努力求索。它可以是谋生应对的技能,也可以是人情世故的思考,但我更情愿年轻的朋友可以读杂,但不要深信。因为我觉得,书读得再深、再透彻始终只是一幅线描稿,而真正活过的人生才是全彩的足本。
谁说直播平台里面都是锥子脸的?谁说锥子脸以色示人的背后没有以何为生、研究受众心理的深刻思考?又是谁说藏在课本后的书都是毒草?那里难道没有我们曾经的深信不疑以及努力活过的青春吗?
从百度点进来的,支持一下,希望站长您多出一些好文章。
2016-09-26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