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一连两个周末,都在做整理的工作。将一些读过的旧书,极为简单地分门别类。觉得日后还有可能重读的,掸灰除尘再放回到书架上去;一些应该不会再读的,归集在储物间的某处。也会随机抽取几本,去驿站打包发快递送给有缘人。
读点闲书,是这二三十年间久久为之的一件事。日常通勤,必定是要背大号“讨饭口袋”的,除了需要随行的琐碎,免不了会装上书、本子和笔。清理这些书,也不是说如今到了生厌的地步,只是觉得占据了太多,负荷颇重,想要身处的空间环境,稍微清简一些罢了。
书进,人退。若是摞到只有站脚的地方,便知道处境有多艰难了。想来,“童话大王”郑渊洁为囤书在北京买房,赶上了“上行期”,此话应该假不了吧。二三十年间,书价翻了一个跟头,但跟房价比就“小巫见大巫”了。此外,克制这件事情,在欲望与厌倦之间,都起不了什么正向的作用,反而有一种近似弹簧作用的张力,压得越厉害,越容易报复性反弹。收不住的时候,反而会潽出来更多。
跟读书相比,养花这件事情,在挤占空间这个问题上,显然要好很多,毕竟这里面有生物自然迭代的因素在。虽然确实可以开枝散叶,不停地扦插、分盆、播种,然后某一个品类越积越多。可是,植物一旦过密、通风不佳,病害损耗、照顾不周的风险就会徒增。养得越多,空盆的几率也就越大。很多时候,可能还来不及生厌,有些植物就要撒手不见了。
花没了,盆留着,旧土与新土一拌,混合进些有机质或者养分,又能“重新开一局”了。扦插分株或者复花成功,人会收获浅薄的成就感,但过程颇为缓慢。想要极速体验盆栽生机盎然或者极度爆花的效果,远不及“常买常有”来得快。在这个问题上,即便是一些大神级的UP主,拍“植物成长记”,也避免不了“李代桃僵”的情况,毕竟若不是造型独特,视频镜头里也极难看得出来植物之间的差别。
入手某一个品类,掌握了一些习性,养出了一番心得,人心便有几分贪,想要集齐所有的“色号”“款型”。无奈,这几年植物品种选育这件事情,也是因为上了“科技与狠活”而日渐加快。看到去年新品种离谱的价格被“打下来了”,免不了又会起心动念想要拥有。“多一盆,又如何”“不过一杯奶茶钱”的念头不能有,但凡有了,多的可不止那一盆。物欲难戒,多半是自己先给自己找到了退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