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捡有用的听,世故老成也就不远了

别人说你好的时候别往心里去,否则说你不好了,你也会当真。这个世界,说你好和不好的可以来自同一批人。成年人,捡对自己有用的听就好了。
—— 张皓宸

文图 / 左叔

哪有人会那么傻,好赖话都分不清楚?!

恭维的话听作三分真,另外七分权且当作是鞭策;挑刺的话反倒是应该七分当真,另外三分就是要仔细琢磨一下对方说这番话的立场到底是什么,一旦看清楚背后藏着掖着的那部分,话里话外听起来刺耳的感觉就会减弱不少。往心里去?完全没有必要。

人若没有强大且稳固的自我认知支撑着自己,是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少年时,或者初入职场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个阶段,是极容易受到外界左右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男怕入错行”的时代新意吧。初入职场时的成长环境和整体氛围,会影响和塑造一个人以后二三十年里相对稳固的职场处事机制。一旦固化了,就又会衍生出“油盐不进”的问题。这里面,有个度的把握。多不好,少也不行。

至于“说你好的”与“讲你坏的”是同一批人这件事情,也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吧。首先得弄明白,这好与坏是在什么时机和场合讲,最怕就是当面夸你,背后损你的那种。如果遇上了愿意把你拉到一边去,推心置腹当面讲“你坏的人”,而且对方做这些举动,也没有什么私心杂念,更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动机,其实是应该认真听一听、仔细想一想的。

除了说话直来直去不经大脑的,人在提出“批评意见”前,心底里多多少少都会做出一些潜意识里的评估,想想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经不经得起这些话的考验,会不会把话说重了,而导致关系的疏远。经过了“评估”,还能讲得出来不太“中听”的话,多少是有些“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的意味了吧。

到了四五十岁,更为重要的一颗警惕之心,需要时刻提防的就是极容易陷入固执己见之中。对新生事物的接纳效率和包容度会慢慢降低,有些东西因为畏惧无法弄通搞懂,就会本能地排斥否定它。如此,再不能自省,那就极容易掉进沟里,夸你几句德高望重就不知道是谁了,讲你几句不太中听的话就想吹胡子瞪眼摆老资格,这样的状态挺令人生畏的。

光捡对自己有用的听,人也就是这样变得世故老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