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锋芒,不是真的锋芒

蜜蜂的刺,一用既丧失它的性命;犬儒的刺,一用则苟延了他自己的性命
—— 鲁迅 《而已集·小杂感》

文 / 左叔

有些人的锋芒,不是真的锋芒,是脆弱的佯装;有些人的锋芒,不是真的锋芒,是人生的退路。

据说蜜蜂的刺,一部分连着内脏,一旦去攻击其他什么生物,投出那根毒刺之后,就会把内脏拖出,结果自然是必死无疑。所以,蜜蜂有刺,但不会轻易蜇人。如果真的去蜇人了,那一定是在保护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个性中带刺的人,与蜜蜂蜇人的机制应该是一样的吧。偶尔拿出来晃一晃的那根刺,不过是条明黄鲜亮的“警戒色”,以“喝退”为目的的。可是,到了要上“真刀真枪”的那一步,就“高下立见”。是虚张声势,是软蛋怂瓜,一眼便能看穿了。若是真能逼出个“一了百了”,也算是件有突破的好事。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最后还是会有人选择去做的。在决策之前,势必也评估了相关的成本。咬咬牙上的时候,内心里其实只有两个字:值了 !那个“刺”就未必是经常拿出来晃来晃去的“警戒色”了,而是内心里那些宁折不弯的秉持。

当然也有“以退为进”的策略,虚晃几枪去“刺一刺”,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做其他事情,为谋划其他策略打个掩护,拖延出来一个对于自己有利的“时间差”。利用这些“时间差”,努力地调动各项资源、搬来救兵,问题也会因为有这根“刺”的存在而得以解决,“缓兵之计”罢了。

解决一些问题,光有一腔愚勇,大概率是不行的,有些牺牲是必要的,有些让渡则完全是没有价值的,自然是“有勇有谋”更胜一筹,可是这个“谋”的能力未必人人都有,想要“谋”出一个结果来的“时间差”未必人人都有机会创造出来。

一根没有退路的刺和一根还有可能的刺,身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人生不同的处境时,人的想法会略有不同。年轻人一腔热血,中年人满手顾虑,于是便有了一新的刺,鲠在那喉管里,未必见得就是疼,但总有挥之不去的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