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核酸检测队伍里,我看见了你

每个人都在等着一些什么。等一个人回头,等一个人出现,等自己释怀。等春暖花开,等灯火通明。如果能等到自己想要的,就没有浪费时间。
—— 卢思浩

文 / 左叔

等待,其实在考验一个人时间管理能力和行程调整智慧。

这几日,对于身处苏州的很多人来说,排队变成了日常生活里极为重要的行程安排。几时去排队、去哪里排队以及在等待的时间里可以同步兼顾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都能够看出一个人鲜明的个性特征。

“听风就是雨”的人,在队伍里面多半不太坚定。一听说,哪个检测点人少,就风一般地开车过去了。等赶到,那边的队伍又排长了。想想划不来,于是又开始打听哪里人少,再转战其他检测点。通常一圈兜下来,时间都浪费在来来回回的路上了。

这样的人,在其他事情处理上,也是非常容易被外部信息所左右。因为缺少成果意识,平常做事情也是表面上看起来“脚不沾地”,但等到出成果的时候,却常常是“两手空空”的状态。天天嘴上喊“忙死了”,要成果时往往就只能是“干瞪眼”的状态。

当然,也有“坚定”的,在一个检测点上,不管队伍有多长,不管怎么引导分流,都不愿意挪窝,愣是“一站到底”排到天黑。别人可能估一估队伍,看看太长,可能会考虑先处理其他事情,换个时间段再来。他只要是站定了,就只愿意一步一步往前挪。

也不能说一点不好,但这一类人,对于“沉没成本”缺乏预估,一旦有投入就不愿意“撒手”了。处理事情的模式,这一类人往往是“单纯”的。一段时间内只能处理一件事情,或者说处理事情只能“向前”,若是多线程同时开工或者“迂回”一下,多半会分寸大乱。

拿煮面举例,这一类人,一般会按“单线程”的流程走,和面、醒面、擀面、洗菜、炒浇头、烧水、煮面、收拾。多线“作战”的人,会先和面,趁着醒面的时间,洗菜、炒浇头;趁着等水开的时间,擀面下锅;趁着加冷水的间隙,将和面擀面的“战场”给打扫了;趁着等面凉能下口的空档,把锅先给洗了。

也不能简单判定孰优孰劣,只是觉得等待本身是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挖掘一下。此外,我还是觉得,等待的意义不在于最终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而在于等待的过程本身。相对于“善变”的结果,不变的等待才是那“永恒”。

就像人固有一死一样,精彩的部分不是那个“殊途同归”的结果,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漫漫人生。即便明天不来,也要好好活着,活出各自的精彩。

等待,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中间态 ”。在这个或许漫长难捱、或许转瞬即逝的过程之中,一个人学会心平气和地接纳和包容自己生而为人的平凡,醍醐灌顶地领悟和参透事事无常反复的本质。

放下焦虑、舍弃浮躁,愿意踏实下来一颗心去好好经营细水长远,远比得到一个或好或坏的结果更有价值。将摇摆不定的“中间态”,变成气定神闲的“笃定”,是岁月给的智慧,也是等待本身成全了“处变不惊”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