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聪明和傻之间,有种状态叫生活的智慧

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 周国平

文 / 左叔

说起“生活的智慧”,常令人有狡黠之感。

好像一个人遇到事情,没有什么原则底线,不仅容易跟周边环境“打成一片”,更容易让外部环境和自我心理之间达到某种“自洽”的平衡。因为一直处在“随风摇摆”的状态中,所以不会因为“折不折腰”而烦恼,故而幸福来得相对容易一些。

年轻的时候不太懂“曲线救国”是什么意思,也不太明白“不得已而为之”到底有怎样的难度在,常常是“不平则鸣”的状态。遇到一些事情,能够直接了当、不讲“艺术”地怼回去,能够“快意恩仇”地甩门出去,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人是从几时开始变“怂”了的呢?说话变得瞻前顾后、做事变得左右权衡。有时候吐沫星子溅到脸上了,居然也能陪个笑脸回去。这个“忍”字,又是怎样一步步将那锋利的刀刃尖尖,扎在一颗被世事磨到结了茧的心上,而人哼也不哼一声的呢?

在我看来,多半是从一个人渐渐意识到说话做事不能光顾着自己,在自己的生命里需要担起对于其他人的“责任”开始的。对,就是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人生也是有“软肋”的,因为自己的莽撞冒失,不仅仅需要自己承担那个后果,可能还会涉及到其他人,尤其是自己真正珍视爱护的那些人。

举个也许不那么普遍的例子,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年岁里,人自然会有几根“傲骨”。听不得上司“情绪发泄”“没有根由”式的批评。若是赶上了“刚对刚”,极有可能会出现“一拍两散”式的结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高兴跟对方烦的时候,递交辞职信都是分分钟就能决定的事情。

可是,一旦身后有人需要你扛起生计的责任,沦陷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中时,极有可能会表面上是“您说的对”,在心里把“青青草原上的神兽”问候了一个遍。不然能怎么办呢?摔门出去嘛,回头还要“腆着脸”回来吗?若是真的,到那个时候岂不是付出的代价更大。

即便没有珍视爱护之人带来的压力,如果有银行等着你每个月去缴贷款,或者房东每个季度跟你催收房租,你也会站在自己“生而平凡”的视角上,理解和体谅上司“生而为人”的冲动和平凡。都是人嘛,谁还没有一个心情不好、情绪失控、大脑短路的时刻呢?

你甚至都想抱一抱,对面那个跟你一样困在胶着状态中、找不到解决方案,只是为了宣泄一下情绪而乱了分寸的“天涯沦落人”。拍拍对方的肩,然后在心里跟自己说:唉,谁又不是呢?!看开点,别较真,人生才会幸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