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如虹,遇见方知

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怦然心动》

文 / 左叔

每回借出来做事,对于我而言都是极为难得的,见识大千世界的机会。人若是“囿”在一个小圈子里久了,会对周遭的人事物失去兴趣,“五感”麻木,也没有太多想要书写和表达的欲望。

身处某种“动荡”之中,基因里自带的“机警”模式会自然而然地打开,人会极充分地感受这个世界,外部信息接受多了,内在的“静水流深”自然也会起“微微波澜”。

这也是我很多“搞创作”的朋友,总是“不安于室”的原因。旅途之中,灵感火花常现,甚至如焰火一般绚烂。借出来做事,接触陌生人,其实“药效”与旅行是极为相似的。

如果单纯从故事“人物”的可读性来看,我是非常喜欢那种外部环境与内在自我存在强烈冲突的人,因为有落差和矛盾,所以很有“可看性”。这类人物,极为典型的是《红楼梦》当中的晴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其实很多文艺作品里多是这样的人物,比如电影《立春》里面蒋雯丽饰演的“王彩玲”。

职场二十余年,若干借出来做事的机会里,接触到形形式式的人之中,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往往便是这样的人物。在他们身上,自我认知与周遭的环境总是有一种莫名的“错位”,这种“错位”让他们从那些面目模糊的芸芸众生之中浮现出来,同时这种“错位”也令他们与所身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本质上,这种“错位”是有悲剧色彩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明明是“小喽喽”的身份,偏偏要操“大boss”的心,有的甚至“越位”连“吆五喝六”的活也抢着做了。一般人很难从做事这方面挑到这类人物的毛病,这类人物也常常会处在持才自傲的状态中。表面上看,这类人是敬业的、肯下苦功的,但往往却是处在埋头做事、鲜少看天的状态中。

做事,做成事,势必就会有人力、财务、精力等资源分配之争。“目标”过于明确的人,往往不太顾及整个团队共同的方向,因为在资源分配之争中暴露出更多的“攻击性”。这种不顾方向的努力,并不适合团队协作的模式,既容易被同侪排斥,也会因为功高震主而被边缘化。

他们在个性上多半也是“易燃易爆”的,遇到委屈通常不够隐忍,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竞争者给“点”着了。过多地暴露团队的矛盾,常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极有可能,他们会成为做出最大成绩,承受最多责难的那类人。

这类人如果活在某个故事里,是非常容易博得同情的,也是值得欣赏的。但如果活在你的周遭,成为你的某位同事,天天“越位”指挥你往东往西,没事秀一秀自己的业绩,与你抢一抢人财物,你也会不堪其扰。他更像是一条鲶鱼,搅动整个团队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中。一般做事行的人,搞事情也在行的。

当然,我更欣赏那种在各式各样的环境里,都能够达到某种“自洽”状态的人,他们在做事之前,会先弄清楚自己在什么位置上,不会只盯着自己要完成的目标,而是去关切周遭人的需求。做事也许不是那么尽善尽美的,但做人却是极容易让人感受到如沐春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