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独立,才能撑得起从亲密关系中“逃跑”的勇气

文 / 左叔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一两条家暴的消息冲上热搜。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并不是过去的境况好于如今,而是如今有更多的人敢于直面问题,愿意从觉得不舒服的亲密关系里“逃”出来,站在光明之处,等待救援。

这一次“前女记者远嫁藏区被家暴”事件,目前尚处于扑朔迷离的阶段。不过,从各方先行表态的“声明”来看,社会主流的舆论还是非常明确地“说不”了。在文明社会中,处理亲密关系,关起门来是可以的,但“家务事”不是法外之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家暴问题,多半都是“从未有过”与“一次即无数次”的区别。所以,但凡遭遇过此类问题的,就不必怀抱着施暴方“日后会改”的想法在那边犹豫不决了。施暴方没有发作,并不是情况有所好转,而是因为被施暴方过于小心,没有机会去引爆那些触发点。

对于选择隐忍的被施暴方,绝大多数人的态度更倾向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势必是因为贪图眼下的什么,忌惮失去拥有的什么,才会选择不去打破现有的平衡。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考虑、出于活得体面的想法,虽是精神上的诉求,但多半都有物质上的根基。

如果我们再有多一些的机会,去看看相关的案例,就会不难发现很多问题的根子其实是扎在家庭生活中、在亲密关系里,一个人是否拥有“独立”的能力上的。这个“独立”既包括经济上的、物质上的,同时也包括在人格上的。

拥有“独立”的人,不太容易成为被施暴的对象,在对等的关系里,彼此是互相依靠,而不是单方面的依附,在“一次即无数次”的危机前,依附者不太可能拥有“舍弃”“逃跑”的勇气,而这就是“不幸”与“不争”的关键点。

日本女作家角田光代曾写过:如果觉得在那里太辛苦就逃吧,逃不见得就是坏事。如果自己清楚逃的意义,那就不是坏事。去年,曾读过她那本《坡道上的家》,一个没太多大起大落的故事,但也刻画出在婚姻生活中,被压抑、被消磨,却又选择了艰难向前的日本女性。

在东方的“文化”中,总有太多近似的地方让人忧心忡忡。想要避免诸如家暴、背叛等一系列问题,请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里保持好自己的“独立”,记住:你始终是你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