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周遭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那种。我有!还不止一位。
我有位女同学,娘家的家境虽不是富贵之家,但也算殷实。一条小街上有几间铺面,还开了一间请了十来个工人的小厂。那几年顺风顺水,粗估估全家年收入怎么也是百万开头的。
父母成家生育早,等到她出社会工作时,五十岁还不到。她自己也是“大门上有挂正经牌子”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出社会后还在外资企业做过事。
她的第一次婚姻是架不住父母天天逼婚草草结的,对方嫖娼嗜赌酗酒家暴,过不下去只能离婚。婚姻问题父母终于闭嘴了,闺蜜又出来劝,说单亲妈妈领着个男孩子终归不好的,家里还是要有个男人。
于是隔几年,她拖着儿子再婚,对方比她年纪长很多,也带了个女儿。二婚头几年还算幸福。丈夫说,没有属于他俩的孩子,她说,好,生!先是生了个女儿,后来受不了婆家人“想抱孙子”的逼逼叨叨,忍气吞声又生了一胎,如愿是个儿子。
她那几年尽忙着生孩子、带孩子,工作一早就辞了。父母也被她拖累着无心做事,再加上行业不景气,小厂也就关了,靠着几间铺面的房租过日子。
这日子虽紧巴,但还算是过得下去。无奈老天不遂人愿,二婚的丈夫重病一场,不仅没了工作,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有难同当”说得轻巧,但要父母吐出老本来帮衬,怎么也开不了口。再加上一个屋檐下四个异姓的孩子,这日子难免不生枝节。
刚毕业那会儿,羡慕她人生起步早,几乎是要啥有啥的状态,怎么也没想到,能把日子过成这样。若是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给他们贴标签,似乎又太残忍了一些,可是总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不知道如何“人生止损”的迷糊。
亨利·詹姆斯在《见信如晤》中这样写道,不要让自己过多地消融于世界,要尽量稳固、充实、坚定。我们所有人共活于世,那些去爱、去感知的人活得最为丰盛。
论起经历,他们人生轨迹足够丰盛,但是谈到爱与感知,他们总是一脸茫然地看着你。生活的粗砺,已经将他们锉得不再拥有审视自己的敏锐与冷静,他们总是被别人左右,永远都在疲于应付,解决眼前的麻烦时顺手又为未来埋下新的麻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