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读书人

文 / 左叔

最早是在微博里看到这辑图片的,第一时间就想起那张著名的照片。在德军飞机轰炸过的伦敦街头,几位英国绅士伫立在一间已经沦为废墟的书店里,天光从破败的屋顶倾泻下来,有人立在书架前寻找着什么,有人则埋首沉浸在阅读里。

那张照片是那场世界大战中极具象征意义的传世作品之一,比起那张街头拥吻极尽张扬的照片更有一种内敛的力量。每个群体对它都有一不样的解读。追求胜利者,会强调它代表了一个民族骨子里面的气定神闲;崇尚人文的,会觉得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必放弃内心里的追求。

我的想法更倾向于,那是读书人骨子里对“体面”的追求,是处乱世而不惊的从容,即便在凡尘里跌倒,也要优雅地爬起来拂拂衣衫上的浮尘。对,就是相较于世侩的“愚”,相较于精明的“痴”。

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很多原本计划好的事情不得不突然中止,如同肉体经历病毒的入侵一样。免疫机能拉响警报,白细胞方寸大乱;现实生活里,班不知道怎么上了,路不知道怎么走了,菜不知道怎么买了,孩子不知道怎么弄了……

都这个时候了,哪来的闲心看书?

我猜,闲心不是生出来的,极有可能是磨砺出来的。无力改变外部环境的时候,只有寻求保持住内在的定力,这个世代的很多读书人应该深有体会吧。

听了那么多宣传,看了那么多每天层出的新资讯,我对NCP的认知仍然是“现阶段无解”,觉得所有的防范措施里,平头百姓可以有能力做到的,最实际也最为管用的办法其实就两个:不出门扎堆、增强免疫力。

如果这两件事情都做了,命运之手还要你去面对的话,那么就泰然处之吧。我猜,方舱医院的读书人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这位不知名的读书人手里捧着的这本书,书名叫作《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译丛当中的一本。

不是一般人家的枕边书,置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许会有很多不同的解读。

我只愿世人不必过度解读这一幕,就把它当作一个面对生与死的恐惧的平凡人,一个喜欢的阅读的读者,骨子里对于“体面”的一种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