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件事情会使人疲劳

前几天,我在豆瓣上看到关注有些时日的朋友用Vlog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和伴侣一起搬家的过程。看完之后,当时只觉得在北京生活不易,并不曾深想。 昨天下午等开会的时候,无聊刷手机无意中翻到他在做网店卖帽子袜子等杂货,觉得诧异。印象中,他是在互联网公司做营销工作的,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再兼职做网店。 于是,与他闲聊了几句。虽然不曾直白地问及他目前的工作状况,但我还是隐隐地感受到,“搬 ...
前几天,我在豆瓣上看到关注有些时日的朋友用Vlog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和伴侣一起搬家的过程。看完之后,当时只觉得在北京生活不易,并不曾深想。 昨天下午等开会的时候,无聊刷手机无意中翻到他在做网店卖帽子袜子等杂货,觉得诧异。印象中,他是在互联网公司做营销工作的,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再兼职做网店。 于是,与他闲聊了几句。虽然不曾直白地问及他目前的工作状况,但我还是隐隐地感受到,“搬 ...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与音乐的界限越来越泾渭分明,脱离了旋律的诗歌更偏向文字上的节律,而音乐上的旋律感则让位给了流行音乐。其实也有很多音乐人注重这样的回溯和结合,上一 ...
与后世很多新人的首张专辑一样,雷光夏在1995年水晶唱片制作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也是这样大声响亮地叫出了自己的名字。《我是雷光夏》专辑收录了她在校园时期的创作,从高二至大学时期的作品,虽不主流,但质感清新且温暖。专辑作品《逝》、《冬天不相干的故事》、《入山》等也成为她个人的经典代表作。专辑作品中收录的《时间》1-3等音乐片断,也透露了她参与电影原声音乐创作的心迹。虽然此后她 ...
1993年6月发行的专辑《六月茉莉梦》是台湾歌手苏慧伦的第五张专辑,也是她在朱雀文化制作的最后一张唱片(后由滚石发行),从1990年以《追得过一切》初试啼声开始,朱雀文化为她定位便是清新的玉女形象。1994转签滚石旗下,制作人李宗盛给予她更多面向,也成全了她此后十余载的演艺之路,而她与李宗盛的合作,早在朱雀时期便已经留下笔墨。《六月茉莉梦》专辑当中的作品《我一个人住》曲作便 ...
一直对自己演唱功力充满自信的林志炫,在参加《我是歌手》现场竞演以及发行极具挑战意味的《One Take》专辑之前,其实已经在其他制作团人的操刀下,有意地释放出自己对收放自如的演唱技巧的信心了。在“忧客李林”这一团体解散后不久,这张由索尼唱片发行的《Ture Live》专辑在某个层面上显示了唱片公司对于林志炫的重视。在这张强调“真现场、真情歌、真性情、真好听”为主要诉求的专辑 ...
发表于1992年的专辑《放心》是万芳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也是她个人第一张CD唱片。唱片由音乐田制作,滚石唱片发行,知名音乐人黄建昌操刀了这张专辑,呈现出与后世李宗盛手笔下的万芳不一样质感的万芳。专辑中多数作品翻唱自日本歌手今井美树(いまい みき),唱片公司复制了两个人相近的知性气质,在市场和流行度上取得了成功。由姚若龙重新填词的《半袖》,整曲不着一言爱情,却传递出不可以言说的 ...
上华国际发表于1997年的专辑《爱情多恼河》是熊天平作为歌手初试啼声的创作专辑,而在此之前,虽然他曾有创作人的身份参与其他歌手专辑的制作,也曾以合作的形式作为歌手新人被众人瞩目,但这一张《爱情多恼河》才算是八年的蛰伏的丰硕成果,这张专辑收录了他最为灵光乍现的创作成果,也为他日后获得金曲奖的肯定铺平了道路。虽然他的创作丰沛期最终也敌不过整个行业的萧条,但上华时代的成果也成全他 ...
由科艺百代发表于1993年的专辑《等你等到我心痛》是巫启贤个人音乐历程当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专辑之一,身为创作人的巫启贤借由他人之手延续了自己一贯苦情歌者的形象,而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香港天王级歌手张学友推出了同名的精选集,由小雪重新填写了这首歌的广东话版本,更是造就了一时无两的音乐风潮,同样一支作品在同一个年份造就两个不同的版本在某种程度上也见证了这首歌的市场欢迎度
1996年9月,郑秀文在飞碟唱片旗下发行了她作为进军普通话市场的第一张专辑《值得》,虽然这张专辑有此前她诸多广东话作品的翻唱,但容易上口的旋律、亮眼的形象和与众不同的音乐气质,也让她成功地打开了广东话区域之外的音乐市场,奠定了天后地位。除了专辑标题作品《值得》大热之外,专辑中另外的《背叛》,《依靠》凭借苦情风格赢得了市场的认同。专辑作品《微醺》应该算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是林忆莲首张普通话专辑,也是林忆莲转战台湾乐坛的里程碑式的专辑作品,作为当时赴台发展的香港艺人的先躯,与台湾知名音乐人丁晓雯、陈志远的新鲜合作,进一步激发了林忆莲的创作能量,凭借特有的个人魅力,迅速在台湾乐迷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该专辑在制作上充分运用了林忆莲诠释情感的张力,描摩出都市男女疏离空虚的情感,并给予了听众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慰藉。专辑标题 ...
这张专辑掺杂了王菲太多私生活的影子,停工产子、复出困境、感情纠葛均可以其中寻到印迹。林夕与王菲的默契已经抵达心照不宣的境界,词意精准地表达出王菲当下的困境与思考,而在家庭与事业进退取舍这样的问题上,唱片圈妈妈与寻常职场妈妈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专辑作品《童》词曲均出自王菲之手,编曲制作则由窦唯操刀,是这张专辑当中私人标签最为明确的作品。也许正是因为那份母爱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张百分百的少女偶像专辑,太多太多的甜美声线以及懵懂初开的幻想,但它却是一个女生最为真实的青春日记。在流行畅销之外,它也真实记录下伊能静如何从一个邻家女孩变成顶着“才华美少女”头衔打滚娱乐圈的发迹史。虽然这只是她第二张专辑,但她在专辑的参与度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很多新人,专辑词作、个人造型、宣传文案等等均有她自己的想法
童安格发表于1992年的专辑《爱与哀愁》是一张童安格版“乡愁四韵”式的作品,这是继此前《把根留住》、《跨越彩虹》两支作品受到内地市场和受众欢迎之后,又一张夹杂了浓浓思乡情节的专辑。专辑收录的《中国帆》、《全新中国城》等作品,延续了此前作品的风格,将华人追根溯源的情节表露无遗,而专辑专辑作品《好日岱》夹杂着浓郁的塞北风情,唱得辽远开阔,是一首流行性很强的民歌风作品。
从1998年被唱片圈发掘到2000年《只有你》专辑问世,黄绮珊为这张唱片做了很多的努力,随着《似水流年》、《我真想回到你身旁》、《等待》等等挟带着内地原创音乐力量的单曲先后问世,黄绮珊在演唱方面的实力和唱功渐渐地演化成一种标签式的符号,反而让人渐渐地漠视掉她演绎作品本身,于是这张唱片在成就经典的同时也见证了刚刚起步的内地音乐事业举步为艰的处境。就在这张专辑问市十三年之后
齐豫发表于1984年的专辑《有一个人》是一张现如今看来近乎“奢侈华丽”的专辑,在严肃文学影响仍占主导地位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张以“诗集”风格出现的专辑,努力尝试着将严肃文学与流行音乐做一个有机的结合,而这个创意尝试的幕后推手便是有“大师”之誉的李泰祥。身为古典音乐出身的学院派音乐人,李泰祥在艺术性和通俗化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作为唱校园民歌成名的流行歌手齐豫,则充分地 ...
1989年黄小琥获得第一个唱片合约,在一张合辑之中初试啼声,但并未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直至她参加亚洲歌唱比赛并获得第四名的佳绩,才获得签约唱片公司的重视和肯定。随后而来,发表于1990年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不只是朋友》奠定了她此后的音乐道路,特殊的嗓音、浓郁的唱腔、充沛的情感在获得听众肯定的同时,也得获得了金曲奖“最佳新人奖”的肯定。而在步入唱片圈前后,黄小琥一直珍重她在PU ...
与很多时下的歌手出道的方式一样,黄莺莺早年美军俱乐部驻唱的经历,为她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的同时,也同样磨砺了她的唱功,成就她为台湾那个年代唯数不多中英文音乐作品均有建树的女歌手,而她的音乐风格也比较受到当年西洋音乐风潮的影响,在当年的华语乐坛中显得独树一帜。从1974在歌林唱片的发表《云河》专辑起步,黄莺莺的唱功以及独特的气质已经被大众所认可,而在各大比赛当中斩获的奖项更是奠 ...
无论如何这是王菲声音最清晰明亮的一张专辑,也在王菲在此后“高处不胜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起点,从这张专辑开始,王菲此后的音乐更偏向问讨世道人心、情感沉沦的迷离风格。在这张有新艺宝发行的唱片当中,王菲以超乎寻常的声音控制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感悟,将此前关于她与欧美某个乐队主唱之间所谓“像我者死,学我都生”的疑惑一扫而空。专辑风格统一,概念完整,连专辑选曲的标题都工整地只用两个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