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还未及动手,照片就已经发出去了。笑得那么开心,也是情理之中啊。能有什么笑不出来的事情呢?即便有,也不至摆在脸上啊。
年纪大了,有点阅历,心态总归好的。想想前一日,还在与远在武汉的“旧同事”,聊起一些“前东家”眼下的“隐秘”,心态不要太端正喽。
干不干得出来,是能力的问题,想不想干成事,是心态的问题。原先明明干得还可以,忽然就干不动了,或者原来怎么干都弄不像,忽然就能把事干成。在各类因素都保持相对恒定的情况下,那么促成变化的,也就只能是那些变量了。细细推敲一下,也是蛮有意思的。
有些业绩呢,也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有很多时候是脸面的问题。恰好遇上“刷脸好使”的阶段,做的都是“顺水推舟”省力的事情,“不看僧面看佛面”,很多事情轻轻松松就做成了。
若是碰上“泥牛入海”的状况,纵使有浑身的力气也是使不出去时,不要过于焦虑,把责任都揽在自己的身上。有时候,“上面的”不争气,“下面的”再如何努力,也是没用的。
总体来说,还是“人”的工作最难做了。最困难的焦点,本质上还是获得感的问题。有些人的获得感是认同,有些人的获得感是尊重,有些人的获得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些人的获得感是权力的滋味……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追求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很难用“一套方法”,去应对“百样的人”。只能在了解真实的需求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地去撬动。整体上,仍旧是“三分法”,一定是靠“前面的”,带着“中间的”,拖着“后面的”,尽可能去减少一些内耗。
想要把所有人都拉起来,一是“不科学”,二是“没可能”,三是“逼着反”。原先趴得好好的,非要折腾得爬起来,那么最有可能做成的事情,大概率就是拖后腿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