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精力大不如从前,一整天的班上下来,虽感觉也没有做什么太重的事情,但一回到家,人也跟散架了似的。
上楼,冲洗,换好衣服,就想先瘫一会儿,再起来做事、读书。但往往瘫下去,刷刷手机或者追追综艺,就很难再爬起来了。勉强爬起来,也不过应付些琐碎之事,能够坐下来读两页书的精力,始终聚不起来。
夏令时节,下班本就晚了半小时,再穿城而过回家,基本上也就六点左右了。懒得上去换衣服,停好车便直接穿着早晨出门的衣服,绕着小区周边的步道转上一圈,勉强把一整天的运动量凑上。
戒了晚餐或者胡乱对付一口的这几年,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节奏。很多事情,两个字就断了念想:懒得。
年岁徒增,牵涉在诸多责任和义务之中,一个人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些时间里,那些能够汇聚精气神创作点什么的,还要更少。
处在某种下行的趋势之中,原本有些眉目的事情,会因为情势倒逼慢慢也就是失去了机缘。一些创作上的邀约,一些灵感上的迸发,往往止步于一些莫名其妙的节点上。
要不是开了头、列了个提纲,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要不耗尽于不停地修改,改得面目全非,再回到最初的那一版,要不就是提案报了,执行遥遥无期。其中的原因复杂,虽然也有自己聚气敛神,不像从前放胆尝试的关系,但整体上的萧条,还是非常明显的。
人有时候,需要一个由头,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一个任务化的东西来催一催自己。在压力之下,人还是极容易迸发出一些什么的。没有外部的刺激,也没了内部的驱动力,想来浑身散架了似的状态,也是必然了。
自己能够做主的事情少之又少,随之而来的获得感也是极为稀薄的。没了人定胜天的志气,也没有尝试突破的勇气。小成,靠勤,大成,造命。人过四十,信不信命的、认不认命的,最后都开始自然而然地信了、认了。
于是自己的事情,也就只剩下身边鸡毛蒜皮的烟火日常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