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不会重视那些不请自来的忠告。所以在回应以前最好问问,说话人是不是有兴趣听你的劝告。请记住,有时人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倾听的耳朵,而不是他们问题的解决方法。——《沟通的艺术》
文 / 左叔
几乎每年填报志愿的时候,“辅导名师”张雪峰都能在短视频平台火上那么一阵子,除了当下的一些言论之外,若干年前的考古视频,也能被人扒出来咂摸一下味道。
碎片化时代的传播,最怕“掐头去尾”的骚操作了。脱离了语境、抛开了前提,只把最为耸动、最博眼球的地方截取下来,难免会有不够周全、背离逻辑的地方,于是“骂名”也就跟着来了。
说到底,“张雪峰们”之所以会这样说或者那样说,还不是有人不断地抛出问题让他们作答。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他们只能基于个人经验、其于有限资讯给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然而,他们在线上互动的当下,对于抛出问题者给出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除了高考分数、心仪学校、目标城市等等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志趣爱好之类与个体成长相关的补充信息了。前者的信息都是直白,而后者的信息都是模糊的。
基于那些直白的信息,“张雪峰们”又能说些什么呢?所能给出的建议,多半都是符合常理的推断。就跟你问收银员,兜里只有10块钱能卖什么?收银员极有可能会将你指去有矿泉水、方便面的那排货架,是同一个道理。至于你这会儿是饿了,还是渴了,是要吃的,还是喝的,为什么兜里只剩下10块钱了,这些都是收银员顾及不了、关心不上的。都关心了,都回答了,自己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互联网时代,各类资讯近乎透明,只要时间花下去、精力投入去,也是有机会将自己琢磨透的,找到那个自己想要的答案的。我碰到一些情况是,抛出问题者其实已经想好了答案,然后还是要选择去听一下“张雪峰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大胆地猜测一下他们如此做的用意,如果“张雪峰们”给出的意见与自己的答案一致,既能坚定信心,又能脸上贴金;如果给出的建议跟自己相左,会不会有可能加入口诛笔伐的口水大军?这又是何必呢。
听人劝,其实也就是捡自己爱听的,随随便便听一听。试想想,如果人人都听“张雪峰们”的建议,避开了“过剩” 专业,做出了“趋同”的选择,四年之后,大家不又回到了同一个赛道上飚车了吗?
也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成为“张雪峰”,需要面对如此密集的提问。生活之中,我们至多是朋友之间闲扯几句,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也不需要养成什么技巧,把握什么注意事项。
真朋友,怎样说,都好。泛泛的那种,换我,不问不说;逼急了,也挑好听的,随便说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