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清楚一件事,往往因为这件事里有你想逃避的东西。
—— 大卫·瑞雷
文图 / 左叔
到了一年一度密集报总结的时候了,最多的一天能收到五六个通知。既要专题项目的,又要整体情况的,加上今年九月份之后才正式接手相关工作,前面大半年的工作干成什么样子了,手上既没素材,心里更没底,所以只能是“疲于应付”的状态。
这活做多了,就免不了产生一种“虚无感”。有些专题项目,实在是不知道之前到底是如何去做的,有什么具体的成果,只能对照“通知”“方案”要求,将“将来进行时”改成“过去完成时”。不是想认真对待,只是时间不允许,也有可能问也问不来。
这种“糊”出来的总结材料,看起来洋洋洒洒的,通篇加了引号的创新提法,但仔细捞一捞其实是没有多少“干货”的,全部都是飘在半空中的“套话”。没办法,“无米之炊”,唯一能做到的地步,就是尽量做到没有缺漏项。
自己经手做事的时间毕竟太短,基础工作还没有完全理顺,创新的动作又还没有完全施展开来。素材太少的情况下,也就只能“鬼打墙”地反复“抄自己”。九月到现在做过的几件事情,翻来覆去地拿出来讲,搁在这个总结是学习落实,放在那个总结是创新实践。
在专题项目总结里,恨不得“四两棉花八张弓——慢慢‘谈’”,明明一句话就能够讲清楚的事情,硬是掰成“八瓣”,放好多可有可无的过程性表述在其中,特别的“水”。反而是成果性的内容,因为手上没有素材,心里没底,往往都“避实就虚”“点到为止”。
在整体情况报告中,又要反向操作,大刀阔斧地“砍”,想了半天的“细枝末节”统统不要了,还要应对上整体的思路和格局。有时候实在是“凑不上”的时候,还要想办从“条线”规定死的“框架”中跳出来,将面上的其他工作,生搬硬套地扯进来,以延展和丰富总结材料的“全局观”。这样做,确实能够体现“站位”,更为“宏观”,但就是觉得踩在了“棉花”上,失掉了“接地气”的扎实感。
对于总结扎堆这件事情,我觉得没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地方。从事事闭环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应该“有始有终”,但很多工作是缺乏延续性的,设想如何开展的人,与具体实际开展的人,以及总结效果如何的人,往往都不是同一个人。开始的时候,“天马行空”随便想;过程之中,“虎头蛇尾”胡乱搞,偏偏“击鼓传花”到了最后,我怎么就成了那个“大冤种”了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