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是件累人的事,立志也是件累人的事,不过我还是不担心,风起的时候,我自又会有番大志的。
—— 朱天心 《击壤歌》
文 / 左叔
朱家姐妹一直给我“少年天才”的印象,“世家子弟”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别人在纸面上见识到的场面,日日都在生活中上演,只要稍微天资稍微灵光一些,若是再肯加上一点点勤奋,耳濡目染间便可以轻易超越平庸。
不过,“世家子弟”里天资聪颖的,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的,但特别勤奋的,好像比例就远不及天资聪颖得来得高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放在人格养成这个体系里,应该也是成立的吧。
奋斗的第一代挣脱了温饱线,彻底解决了原始积累的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的第二代,才能在此基础上,另辟一条跑道实现自我价值,在琴棋书画等艺术领域挥洒才华。细数数过往艺术领域的很多名家,基本上就生活在这样的代际区间里。
到了第三代,呃,常常会跑偏了,诞下个败家子来,因为前面的两条路都比前辈们走到了极致了,找不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办法。若是老老实实、安安分分倒也罢了,虽然守不住但也不至于人生困苦,可是一旦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沾染恶习上,便能轻易地将前两代辛苦积攒的基业挥霍一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中医世家、教师世家、文艺世家……什么什么世家的,听上去跟百年老店一般美好,但对于后代来说,其实顶着的压力也是挺大的。无论是父辈的教导,还是外界的眼光,其实都是有心理预设的。
在子承父业的环境里,一旦有因为天资不济或者不够勤奋,就容易被父辈们斥责,一旦有什么失手的地方,比起那些白手起家的,更容易遭遇外界的看轻。这也是在职业分工更为精细化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去走父辈老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尤其是前人功成名就的那种,后人自我实现的获得感过低了一些。
想要跳出“一代商二代文三代自掘坟”的周期律,我觉得关键点还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吧。
作为父辈,自己的这条路走得再如何成功,都不必成为强扭着后人一定要走的必要条件。而作为后人,更应该对自己的天资和勤勉有个正确的评估。
“啃老本”未必就很轻松,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守成本身也是充满了创新的。比如很多家族企业,第一代只是完成了原始积累,第二代在做现代企业管理方向上搞创新实现了做大,而到了第三代很多都在借电商转型、科技赋能这些创新要素,朝着做强目标努力。
有时候,后人也不必过于排斥“接班上位”“继承大统”这件事情,觉得这样的事情很难实现自我价值。如果能够将自我实现的着力点放在创新上,其实就已经是和前人在走不一样的路了。
当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永远不做“第三代”,只当“第二代”,开辟出走一条前人不曾走过的路,并且通过自己的奋斗达成一些目标,那种获得感是“啃老本”永远都无法超越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