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人大半不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且越是不思考的人,越不愿倾听别人说话。
—— 村上春树 《1Q84》
文 / 左叔
新媒体的“流量密码”,大概就是“对骂”和“被骂”吧。颇有争议的那一篇,后台一直收到颇具攻击性的言论,而那一篇的点阅量数据也颇为“可观”。想来“温和”,是不足以在本就是满地是非的人间立足吧。
有些大概是真的气急了,有的错别字都来不及修改就发过来了;还有一些不是反驳我的观点,而是攻击我“稚嫩”的文笔,攻击我“遮遮掩掩”不直说的表达。
读了,倒也不是恼与怒,而是觉得人与人之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我们终究是无法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的。屏障我们推人及己的,是我们内心中那种坚定的“是非观”以及容不下他人的“自以为是”。
前不久,关于一个年轻生命殒落的讨论,同样也令我有类似的想法。城市太小,但凡出一点事情,就会在各式各样的微信群组里看到与之相关的讨论。
当然讨论的主基调自然是惋惜的,同时群中身为家长的朋友们,开始反思自己所处的亲子关系。我觉得也是一个正向且积极的举动。
后来不知道是谁转了一位孩子的短视频。“少年老成”的孩子,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对于年轻生命殒落的看法。
然后就在下面讨论中,看到攻击这个孩子的言论。说他没有同情心,说他不够哀恸,说他有事不关己的冷漠,说家长这个时候站出来“导演”孩子拍这样的短视频,戳人痛处是何居心等等。
短视频“水印”上是有地址的,顺着链接跑过去一看,其实就能发现,这条短视频既不是“同城”,也不是针对“眼下事情”的。
如果再往前翻一翻,就会发现这个“三宝”家庭的父母是海外教育背景的,而那位在视频中“侃侃而谈”的孩子应该也不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另外一条跑道上的竞争压力,而他所讲的那些也符合这些的背景的。
每个阶层看问题,总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听听不同的声音,总好过世上只剩下一个声音。若还是能想一想,他为何有这样的观点,为什么要讲这样的话,可能就会更为明确地看到彼此间的差异,找到问题的症结点。
但事实,我们多半都是武断的,往往就凭借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断,脑补自己想像的情节,就开始攻击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人。那个孩子若是能够体验一段时间应试教育的压力,可能会少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轻松;而那些“攻击”孩子表达的,可能也需要考虑他不必参加高考的大前提才有如此“轻松”表达。
这些事情,也在提醒我,一眼就认定、一听就明白的事情,往往需要多听听、多看看、多想想,再去评判它的是非曲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