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长,总觉得你不会看完

暂时无法播放,可回源网站播放

文图 / 左叔

岁月长,春光短,流年易逝。虽然这个假期也是一样,哪里也去不了,但假期还是要愉快啊,毕竟人生匆匆,留给被消磨的时间并不多,都要放在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之上啊。

板植“鹿角蕨”,入手一两年了,从三片小叶子到五六片叶子,状态其实并不是最好,一直不敢下手给它重新绑水苔球。

这两位都是从“办公室”抢救回来的,那些绿植摆放供应商,其实也不管环境适不适合此类植物生存,光照、通风、浇水都有问题,濒死的也就直接不要了。

水芙蓉、槐叶萍、芝麻萍、睡莲、青鳉鱼,一口用转运箱做的生态缸,里面放了火山石的底砂,有螺、有虾,稳定运行快三年了。

水培的仙洞龟背竹、铜钱草,边上了粉红色的是合果芋。仙洞龟背竹叶片上的窟窿不是虫子啃的,是它本来就长成这样子,而且随着年纪越大,窟窿越大。

这种合果芋的商品名叫“粉红佳人”,初生的叶片是这种粉红色的,在强光的照射下,叶背会呈现出青绿色,粉色会消退掉一些。此类植物原生地多半是雨林,大水、大肥、大太阳,能长成特别蓬勃的一丛。

“巨物向”的龟背竹,进家门可能也就一年多吧,已经连着换了三次盆了。不知道再长下去,我要怎么让它容身。感觉要分株才能将它安顿好。

状态奇差的“微月”,不知道为什么它一直有类似于生长季、休眠季之分,忽然就绿了,开出一朵朵小花,忽然就黄了,叶子出现斑纹。光照的原因?水的原因?养了快一年多了,也还没有摸清楚为什么。

七彩千年木,市面可售的大植株大约1米2至1米5的高度,我这株可能还不到30公分。很多植物,我都喜欢从小苗开始养起,然后一点一点地看着它长大,还蛮有成就感的。七彩千年木,属于比较皮实的植物,只要不乱浇水、不冻着,基本上问题不大。

熊童子,叶片像肉乎乎的小爪子。多肉这两年在园艺界开始退流行了。家里的这点多肉还是三五年前陆陆续续留下来的“坚挺”的品种,平常也不怎么打理它,丢一片叶子下去,隔一两年就是一大丛。

皮氏石莲,按理是要灌根式浇水,多肉的叶瓣上才不会出现水渍,才不会影响它的美观。但是我觉得,这种极为自然的状态,也挺好的。用喷壶浇水,我也方便许多,毕竟有那么多植物,早上时间又那么紧,往往会照顾不过来。

像小松一样的叫狐尾草、另一边是水芹,也就是我们在菜市能够买到、能够上得了餐桌的水芹。这两种植物,我都是用在水缸里面的,它们对光照需求强烈,室内养殖,即便是上了水草灯也会发黄、枯萎。

我算是掌握了薄荷不死的密码,大水、大肥、大太阳,然后没事就给它掐头,掐下来的头再重新插回到盆里,你就会得到一盆又一盆,无穷无尽的感觉。本地人夏天会用它来泡茶,我目前还没有试过,决定今年夏天来试试。说它驱虫,但实际上,它自己也有虫害的问题,肉滚滚的青虫便是一害,需要眼急手快及时除害才行。

花叶橡皮树,这棵的商品名应该是叫“红关公”。初生的叶子偏红,尔后就是不规则的锦斑。我这几年养了不少出锦的植物,它们无一例外对于光照的要求都比较特殊,光照强弱、时长都会影响它们出锦的效果,每一盆都需要慢慢摸透它们的脾气,也需要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它们的摆放位置。

姬龟背,也叫“飞来凤”。可能是地域气候的问题,我看广州的朋友养出来,每片叶子间隔都好长,有一种疏离飘逸之美,我这株略显“矮壮”。而且因为我搬得比较频繁,随之而来的叶片受损问题也比较严重,其实还是没能养出它的状态来。这个能照到点太阳、又有点其他植物荫头的位置算是比较适合它的,既有一点围墙可以依倚,又不至于被烈日炽烤。

被我无情砍头之后,已经进入分枝状态的琴叶榕。这棵,我入手时还不到30公分,去年一个夏天就已经长成一个90cm的独杆,可能还是气候条件的问题,太瘦弱了,长得像跟鸡毛掸子。今年春天,下狠手给它打了一个顶,截成80cm高。一个多月,生出了六个头,我又考虑到后续株型的问题,将方向过密的两个新芽头给“抹去”了,只留了东西南北四个芽点,希望它将来是根棒棒糖的形状。这个在福建两广地区,都是当行道木来用的植物,种在花盆里也是太委屈它了。

红花三叶草和蓝雪花,本来也不是种在同一个盆里的,不知道为什么就冒出来许多红花三叶草。也不忍心给它拔了,于是它们就是这样的伴生关系。红花三叶草植株不高,蓝雪花一直在抽条,彼此也不太影响。这样的种植模式,我也用在了天堂鸟和仙洞龟背竹上,高大植物下面,沿着盆沿口长着一丛,视觉上有错落感,高大植物也帮着下面的耐荫的植物挡掉一些阳光,挺有原生态感觉的一种安排。

去年玩碗莲的时候,买了好多小碗,后来又陆陆续续转去育青鳉苗。冬天,干了,也不用管它。春天蓄满一碗水,又是一个小景。如果担心生蚊子,只需要放一尾鱼进去就好。

每年总有一两棵莲属的多肉会开花,抽出一根长长的花箭,缀上几朵颜色绮丽的花朵。最终也会结实,但却不知道这样的果实,会不会萌生新的植株。有时候看,是成年的老桩在开花,有时候只是小小的一棵也花开,所以也没有摸清楚它开花的规律是什么,是算环境比较适合它,所以开花繁衍,还是环境不适合,在自己要挂掉之前,赶紧生出适应力更强的下一代?动机不得而知。

巴西彩虹竹芋,竹芋类的品类比较复杂,既有商品名又有种属名,大家都在乱叫,确切的是什么,其实未必真的知道。我比较喜欢它这种渐粉色的色调,看过植物园里面把它养到开花的地步,但在我自己的培育环境中,只看到它的叶子越长越小。最初从广东卖家那边过来的几片30cm的大叶子萎掉之后,再也没有萌出过那么阔大的叶片了。看来,它也在努力适应“包邮区”的环境啊。

各式各样的叶型出现在了阳台的植物角,这样看其实挺乱的,但我还是喜欢把植物们都堆在一起。植物会利用各自的蒸腾效应,将身边的小气候改造成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尤其是在保持湿度和预防虫害方面。

阳台爆花机器“小木槿”,这是它今年的第一朵花含苞待放的状态。它也是属于那种合适大水、大肥、大太阳的植物,而且需要勤修剪,不断地修剪促进萌发新芽点开更多的花。不过,小木槿特别怕旱,春夏几乎一天要浇两遍水。因为它没有主根,都是毛细根,所以一旦缺水,用灌根的办法也救不回来,尤其是在“秋老虎”的时候,空气湿度低,干得特别快,很容易一不当心就没了。但有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修剪下来的花枝,及时插回地原盆里,小家伙生命力强,主株秋旱死了,新插的往往能挺过来。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百合竹,是和七彩千年木一个调性的植物,我入手的时候是冬天,也是一棵小植株。到了之后,就不停地掉叶子,以为它随时要挂。开了春之后,它的状态开始回升了。市面上“商品”规格一般也是1.5米以上高度的,我的这盆才30公分,不知道要长到几时,要换几次盆才能到那个高度。所以,开价200至300左右,我觉得也是差不多值这个价的,毕竟有那么多的时间成本。

银斑葛,我妈妈家的植物。我妈搞它特别在行,随便折一折,随便插一插,便是一盆,到处开枝散叶,占完了自家的花盆之后,就开始四处送人。我觉得它对于“阳台党”也非常友好,是适合随便搞搞,又想有点色调的玩家。

被我从后院“地栽”拯救出来的一株绣球花,刚刚进入伏盆的状态,叶片不再耷拉下来了。移的时候,为了方便,帮它修了修根,又帮它裁了植株的冠幅,可能动作有点大了,恢复得有点缓慢,我看到别家的“地栽”已经进入花期了,我估计等不到它今年开花了。

龙鳞根的小天使龟背,不过被我放在水泥盆里,埋得深,白瞎了盘得很特别的龙鳞根。它状态好的是每年六七八月,新叶子萌得快且密,油亮油亮的一层,平时都是特别稀疏的状态。

薄雪万年草?!忘记叫啥,就是路边上那种匍匐在花坛里的那种小多肉。也是随手从哪里折一根回来的,小半年时间,满满一大盆,居然还开出一丛丛黄色的小花。有时候,这种特别平易近人的植物,也会有特别光彩的那一面。适合人慢下来,静静地欣赏。

三角梅,我这棵应该是叫“漳州红樱”,即将要进入花期了。三角梅的习性也是非常特别,刚好与我平时积累的养花知识相反。三角梅要开花不能照顾得太好,过于怡然自得,往往不能激发它的求生欲。要想让它开花,需要对它进行控水。一旦感受到生命的窘迫,它就努力地开花了。所以看到三角梅纷纷落叶,人还不能太慌,拼命地想要出手救它。还是要让它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的状态怎么看都跟做“老父亲”一样,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萨利安海芋,也是一个“巨物向”的植物,我看到“网图”里一片叶子有半人高,这样的状态,大概率是在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下无法达成的。它被我种在了一个小盆里面,每次都非常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总叶片量。萌出一片新叶子后,自动代谢掉一片旧叶子,总是保持着四枚叶子同时在线的节奏。会数数吗?也是一朵“奇葩”啊!

秋刀鱼海棠,其实还没有摸到当下大热门“秋海棠”的脾气,只能是不死的状态。叶片和叶茎过于脆弱,常常一碰就掉。折下来的枝确实可以水培生根,但定植回去的时候,往往又不太容易存活。总之,对于它,我还没有什么章法。还没有到,随便掐掐,随便弄弄就是一盆的状态。

楼下“地栽”蔷薇“安吉拉”,花色与光照强度有极大的关系,五月花色都是偏浓的,到了入伏,光照特别强,花色就被冲淡了。近乎于白的一种粉色,那个时候更耐看一些。不过,“安吉拉”的花期集中在五月,六七八月虽然在修剪得当的情况下也开,但并不多。可能那种淡淡的粉色,因为少,所以才显得耐看吧。

除了养花,这些年也陆陆续续读了一些园艺方面的书,月季、蔷薇为大宗,还有一些植物学方面的科普类书籍,让我重新认识人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我觉得植物解决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存需求,很多时候也有心灵上的慰籍。试想一想,当我们置身于绿草如茵、大树环绕的公园里,身心会不会有自然而然的放松状态呢?为什么会有呢?那些烦恼之事,为何会在此时此地被暂时搁置下了呢?

剪一些蔷薇回来,细心地修掉那些刺和已经结实的蔷薇果,插在一个装满清水的花瓶里,每天换水,放在案头。尽管有鼻炎,会忍不住打喷嚏,但读书的时候还是会喜欢那种幽幽淡淡的香气,一直萦绕在自己的身边。

飞羽竹芋,此前照片里面也曾出现过的,相对比较好养一些,靠近窗台处,明亮的散射光即可。白天,它的叶片会散开,晚上,又全部收拢起来。细心观察它,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雪莹,花叶常春藤,龟速的成长速度,需水量比较大,根又不耐涝,要种在疏松透气的植料之中,属于“秋旱”中极容易挂掉的那种。需要放在近眼处,时不时地瞄一眼它的状态。

油画竹芋,我现在养的所有植物中最难伺候的。对温度、湿度都有极高的要求,一个不当心就焦边给你看。养了三四年了,中途换过一次盆。换完之后就有点点“僵苗”的感觉,越长越往回缩。我感觉,随时都有可能会失去它。

某种蕨类,之前记得它叫什么名字来着的,现在这会儿怎么也想不起来。比起狼尾蕨,它比较好伺候一些。它是我在大卖场甩货的时候买的。大卖场的园艺区,往往就有这种特别有意思的植物,而能够撑到“大甩卖”的,多半都是耐“操”型的,不需要怎么照拂,不需要怎么费心的那种。

龟背竹类的,比较适合半荫的状态。这盆大的龟背竹,太阳初升的时候,我会放它在阳台上沐浴一下晨光,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我会再将它移进来。盆太重,不太容易搬,就去买带滑轮的花盆托。每天像牵着一条狗一样,将它移到东,移到西地遛一圈。龟背竹养出状态来,是真好看,尤其是“老龟”,叶脉中缝处也有开背的洞洞。

矮种金边蝴蝶兰,支楞起了一根花剑,但花并没有开就僵掉了。今年春天,天气忽冷忽热的,我也没有特别精心地照顾它们,几乎处于一种随便它的状态中,所以估计也看不到这跟挖耳勺般大小的花朵了。

书桌上生态缸和边上的几枝水培植物。花叶绿萝,两种合果芋,金童子和白蝴蝶。叶脉有红线的是金童子,在光照特别充足的条件下,整个叶片会呈现出淡淡的黄色光泽。白蝴蝶是叶脉是白色的,强度光照条件,叶片会像沾了一层粉一样。

书桌旁的一只35的小缸,里面有一些不太需要加热棒的观赏鱼,都是一些普货,没有特别动辄千百的“贵货”。不知道为什么,人看看鱼就会觉得特别放松,这可能也是深埋在基因里的某种天性吧,与我们一路以来的进化相关。

花叶球兰,也是一种龟速生长的植物。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它加快点速度。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它蜡质层过厚的叶子像是假花一样,常常是毫无动静的状态。都说它要三四年才会开花,要种在相对比较小的盆子里,让它感觉到生存环境局促才会开花。我还有另外两根球兰苗,是普通叶片的球兰,同样也是毫无波澜的状态,扔在土里好几个月了,也不知道它生根了没有,反正叶片还是绿的,也不敢轻易翻出来看。

我觉得养植物有很多前提条件,阳光、水、空气、土壤、肥力、湿度、通风条件等等,每种植物的需求都有那么一点点不太一样 ,即便是给它们在家里的某处挑了一个地方落脚,也是要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它们所处的位置,如果有条件还要给它们搭架子、遮荫等等。我觉得,在所有条件之中,最为首要的条件是你得有时间,并且愿意花在这件事情上,为此乐此不疲,并且懂得欣赏它一季枯荣里所有好与不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