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昨天看了两条“破圈”的短视频,都与近期的重大会议报道相关,真的是可以算是传统媒体向流量“低头”的实证了。一条是新某社张扬的,一条是某总台王冰冰的。
两条“爆款”视频里青春美好、笑颜如花的年轻面孔,破除了这两家媒体严肃刻板的形象,拉近了与年轻受众之间的距离,“拯救”了低迷的收视率。乍一看,好像是“白幼瘦”拯救了世界。
我读《传播学概论》那会儿,听得最多的是强调传播内容的重要性,要有“三审”把关机制,让内容符合“这个性、那个化”的标准。在这样的思维定势里面,我总觉得是内容决定了传播的方式,但从现在传播领域的种种形象来看,其实传播方式也在“重塑”着内容本身。
这一切的改变,起因还是屏幕大小的变化。大屏与小屏的区别,是媒体传播的内容是面对“一小群”的受众,还是“一个人”的受众,是面对被“固定”的受众,还是“移动”中的受众。
电视摆在客厅里与摆在房间里,受众心理的“自由”和“开放”,可能随着身体的姿态的放松程度而有所不同。再换作手机,“正襟危坐”地面对“刻板内容”几乎不可能,“移动环境”让视频内容要不压缩成15秒的短视频,要不以2倍速的方式来压缩时长。
在我看来,小屏与大屏在传播心理上的本质区别,是受众在面对媒体传播内容时,受众是否拥有“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很多人聚在一起的时候,看一些台上“睁眼说瞎话”的内容,虽然内心排斥,但表面上还是要装出“信服”的样子,人在群众里一直都有粉饰自已的主观动机。
一个人的时候,再看那些“端着”的内容,内心里的“弹幕”早就跑成走马灯了。一直听人说“慎独”“慎独”,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大概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已,不要在一个人的时候释放出自已内心里的小恶魔。
同样,是欣赏一个人的内在才华,还是看重一个人的外在皮相,这个答案可能在人前人后会不太一样。用点击率投票的年代,更接近人类本能的“白幼瘦”审美倾向,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上过《奇葩说》的哲学教授刘擎,前一段时间也在说当代社会人类有“童稚化”的倾向。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复杂、混沌的,必定有医美的贡献。但在传播领域,我觉得与小屏传播的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关联度。
然而衰老对于有机生命体而言,是件不可逆的事情。让自已符合主流的审美取向,本是件看个人意愿的事情。只不过有一点,还是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我们每个人除了活在小红书、朋友圈、微博等一堆社交平台的P图里之外,还活在没有任何滤镜的现实世界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