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绵长的梅雨季进入尾声,这一日终于晴天了。傍晚时分,有那么一瞬间,从朝北的窗户望出去,会有被落日染红的晚霞。余晖映照着被连绵不绝的雨水浇灌到影调浓稠的树木、花草、房屋,甚至还包括在其间走动的人。
入伏的第一天,晚风还很凉。开着窗,在二楼的榻榻米上独坐片刻,读了一会儿书,想了一些事,做了一些计划。再一抬眼,天色彻底地暗了下来。
邻居家阳台上的灯亮了,黄黄的光漫过女儿墙,洒进自家的后院里来,疯长到芜杂的花草拉长了各自影影绰绰。寻常的一日,说不出有什么异样,但总觉得哪里有不同。
前两日听来了一些传言,这几日又“反过来”陆陆续续被他人求证。每每被问到时候,都是要沉吟好久才能讲得出话来。很多事情不知道从何说起,有些问题说多了也是与事无补。
事情走到今日这步田地,如果一定要寻早前的蛛丝马迹,还是有迹可寻的。可是每个人的日子是各自自己过的,每个人的路也是各自自己走的。纵使扯扯衣袖能防得了“前手”,未必在人生漫长之中能防得了“后手”。
人常常感慨,人无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是有时候想得太多,折腾得太厉害未必是件好事。左右逢源、日子风光,看起来人人羡慕,可粗茶淡饭,岁月静好,其实也是很难求得的。
下了班坐在那里,有片刻的闲适,不再被事情牵着跑,脑袋可以放空,不再用来装载职场生计里的种种担忧、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不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应酬不想应酬的人,维系不想维系的人际关系。
人会有“此山望得那山高”的心态,也会在“失会后才会追悔莫及”,但历练过了、品尝过了,才会知晓其中的滋味,才能更明白自己更适合哪一种状态,所以才会更加笃定自己不必“以身涉险”地往前闯了。
读书时课本里常常遇见的张晓风在《一一风荷举》中这样写道,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来度日。
身处在“雨季”,我们或许可以靠幻想“晴空”来度日,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很难拥有旁观者的冷静,常常随大流在其中的沉沦。有些时候被周遭的人事物架着往前走,常有“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的感慨。
不知道如何从这样的节律中挣脱出来,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及时止损。见好就收,这几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真得很难,有太多的身处之物始终无法割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