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度才能有温度


文 / 彭沛

近日,备受关注的“人脸识别第一案”一审公开宣判——杭州市民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一案中,法院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删除其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

我国现有人脸识别企业超1万家。作为新兴的身份认证手段,人脸识别应用越来越广。如何让科技在合法、正当、必要的法度内为生活便利增加温度?不随意采集、不过度使用、不轻易泄露是前提。

健身卡办吗?800元三年的那种?就在我办好健身卡不到一个月,便收到了采集人脸信息的要求。也许你有幸没遭遇我的经历,但“男子为保护个人隐私戴头盔看房”的新闻你大概有所耳闻。禁止信息被随意采集,是保护个人隐私的第一步。明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收集个人信息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我的遭遇表明:拒绝提供信息等于放弃使用权。当公众遭遇信息被随意采集,比起学习郭兵的诉诸法律,更多人或许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

合法采集的信息就可以任意使用吗?12月1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地图导航、网络约车、即时通信等38类常见类型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公众担心的不是个人信息被合法有限的使用而是被过度索取的滥用。

担忧还源自信息被泄漏的隐患。数字经济下,每一条个人信息都明码标价,数据的高价值,使得黑客和内鬼虎视眈眈。从购物网站的精准营销到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送,整个新经济的商业体系都建立在数据之上。2018年万豪酒店旗下喜达屋品牌发生数据泄露,3.83亿住客信息被黑客窃取并在网上公开叫卖;2020年9月,李开复在某论坛称曾帮助企业拿到大量人脸数据,虽然事后他表示“口误”并致歉,但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是每个企业都要坚守的法律底线。

在深圳、合肥等地,退休老人可以通过支付宝刷脸领取养老金,这是科技带来的温度。而任何技术只有在法度的框架下,以更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使用,温度才有价值和意义。

刊载媒体
苏州新闻网 | 圆桌快评 | 守法度才能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