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个话题相关的真实事件过于沉重,沉重到我听完之后便陷入沉默,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面对转述者的慨叹,我只想草草地睡去。
醒来,也不愿意多去回忆,仿佛那是我自己的人生困境一样,也不愿意将其中的细节再去整理成文字,成为另一个转述者,让其他人也承受其重。
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这样的教训过于惨痛!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多半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我觉得托尔斯泰所言是文学创作者的视角。因为“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情节,一笔便能勾销,没有发挥的余地,而像《安娜·卡列妮娜》这样将“美好撕碎了给人看”的悲剧,才更具感染力,留给创作者更多表达的空间。
心理学的视角是在这些“各式各样的不幸”中找到相似的“共因”,从而帮助人们从容应对。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发现很多个案是跨越数代并涉及家庭其他成员,于是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家庭系统排列”理论。
对于“共因”,海灵格有他的观点。他认为,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家里没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
在我看来,控制欲的本质,是对自己无能的自卑以及一颗藏在爱里面的利己私心,比较集中体现在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之中。
亲子关系里那些常见的“教育焦虑”,那些冲着孩子的怒吼,还有家庭暴力行径,其实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对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现实处境无能的自卑。担心“天道轮回”会“报应”在孩子身上,不曾想自己实施的就是那个“报应”。
始终无法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便是孩子成年了,步入社会了,组建自己的家庭了,还是“不撒手”,坚持要代其做决定。在这样的亲子关系里,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父母的附属品。
中国人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这句话里有古人的智慧,纵使在婚姻关系里,人依然是“自由”的个体;但反观我们的周遭,有很多人家将日子过成“夫妻本就是同笼鸟”,一有风吹草动就“炸毛”。
你若深究,控制欲极强的那一方一定会甩出一句话:我这么做,还不是因为爱得深。
爱啊,世间多少私心,假汝之名!
发表评论